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新闻片、纪录片、文献片论文

中国纪录片娱乐性凸显的历史探究及反思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国际话语: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诉求第10-11页
     ·产业导向: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第11-12页
     ·文化转型:新媒体格局下大众文化的渗透第12页
   ·研究现状:娱乐性的新定义与新评价第12-14页
     ·历时:娱乐性的起源与发展第13页
     ·争鸣:娱乐化的是与否第13-14页
   ·研究方法及意义第14-16页
     ·研究方法:历史、理论与文本观摩结合第14-15页
     ·研究意义:整理纪录片娱乐化脉络第15-16页
第二章 纪录片娱乐性形态界定第16-22页
   ·“纪录片拍什么?”——主体内容的拓展第16-18页
     ·“说书”式表达第16-17页
     ·凸显主体思考第17-18页
   ·“纪录片怎么拍”——创作手法的丰富第18-19页
     ·表达手段:“真实再现”是常态第18页
     ·画面风格:奇观突出亮点第18-19页
   ·断裂与创生:纪录片类型边界扩大第19-22页
     ·传统类型的消亡第19-20页
     ·影视类型的融合第20-21页
     ·时代催生新形态:微纪录片第21-22页
第三章 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理念的历史演进第22-38页
   ·理论借鉴:西方纪录片理念梳理第22-27页
     ·萌芽状态:电影初创时期的混沌和自觉第22-24页
     ·实践的演进:观念分化与技术进步来新气象第24-26页
     ·思辨“真实”:新纪录电影第26-27页
   ·中国纪录片本体观念的嬗变第27-32页
     ·宣传的手段:新闻纪录电影(1905—1949)第28页
     ·“形象化政论”:新闻纪录片(1949—1976)第28-29页
     ·纪录片商业化路径(1976—1993)第29-30页
     ·纪录片产业化进程(1993至今)第30-32页
   ·中国纪录片的转型之作——《舌尖》系列第32-38页
     ·全新表达塑造“舌尖”品牌第33-34页
     ·市场探底明确“故事化”雷区第34-36页
     ·《舌尖》与娱乐的距离第36-38页
第四章 助力纪录片娱乐转向的客体因素第38-46页
   ·文化的大众化潮流提供土壤第38-40页
     ·文化转型:大众成为主流第38-39页
     ·产品需求:“娱乐”是关键词第39-40页
   ·传播新格局强化娱乐诉求第40-44页
     ·传播网的建立增强纪录片内容时效第40-41页
     ·传播群体的年轻趋势要求纪录片表达流行化第41-44页
   ·全球化推动娱乐转向深入第44-46页
     ·“引进来”启发新创作第44页
     ·“走出去”竞争推动转向第44-46页
第五章 纪录片娱乐转向的价值与反思第46-55页
   ·纪录片娱乐转向的价值第46-49页
     ·娱乐与纪实并行不悖第46-47页
     ·纪录片娱乐化的“市场”价值第47-49页
   ·警惕:过度“娱乐”的伤害第49-51页
     ·对“纪实”的任意解读第49-50页
     ·一元化对待多元化需求第50-51页
   ·寻因与反思:纪录片和“娱乐化”如何相处第51-55页
     ·创作主体:市场逐利要有底线第51-52页
     ·培养观众引导市场的自觉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遗”保护视野下的车灯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
下一篇:西方歌剧电影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