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党的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 | 第13-21页 |
一、建国初期党加强廉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为根本出发点 | 第13-14页 |
(二) 执政党廉洁自律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二、建国初期中国的社会问题复杂 | 第15-18页 |
(一) 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党必须开展廉政建设 | 第15-16页 |
(二) 封建统治的腐朽思想根深蒂固 | 第16-17页 |
(三) 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对新政权猖狂进攻 | 第17-18页 |
三、建国初期党组织内部面临新的情况 | 第18-21页 |
(一) 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缺乏执政经验 | 第18-19页 |
(二) 执政后部分党员干部居功自傲脱离群众 | 第19-20页 |
(三) 新党员人数剧增产生新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建国初期党的廉政建设及主要特点 | 第21-31页 |
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 第21-25页 |
(一) 以整风整党运动的形式强化对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廉政教育 | 第21-23页 |
(二) 开展“三反”运动以打击党内人员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行为 | 第23-24页 |
(三) 开展“五反”运动以打击不法资本家对党员干部的侵蚀 | 第24-25页 |
(四) 开展“新三反”运动清除党内官僚主义问题 | 第25页 |
二、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 | 第25-31页 |
(一) 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26页 |
(二) 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作为主要形式 | 第26-27页 |
(三) 发挥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 | 第27-29页 |
(四) 紧密联系当时的中心工作开展廉政建设 | 第29页 |
(五) 不断完善廉政法制和党的纪律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 第31-40页 |
一、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廉政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31-34页 |
(一)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 第31-32页 |
(二)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第32-33页 |
(三) 树立了共产党的执政威信 | 第33页 |
(四) 营造了建国初期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33-34页 |
二、建国初期廉政建设的当代启示 | 第34-40页 |
(一) 坚持党的领导是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第35页 |
(二) 不断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 第35-37页 |
(三)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 第37-38页 |
(四) 打击腐败的同时应树立廉政模范 | 第38页 |
(五) 执政党更应始终注重加强廉政建设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