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肥城大封煤矿工业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对象第12页
     ·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第13-19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6-19页
   ·研究诉求和价值第19-23页
     ·研究诉求第19页
     ·研究意义第19-23页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23-25页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与工业遗产相关问题研究第25-35页
   ·资源型城市第25-27页
     ·资源型城市模式第25页
     ·资源型城市发展第25-27页
   ·资源型城市复兴第27-28页
   ·工业遗产问题的出现第28-29页
   ·工业遗产相关概念界定第29-33页
     ·工业遗产的概念第29-31页
     ·工业遗产与文物的关系第31-32页
     ·空间地理位置对分类的参考第32页
     ·划分工业区聚合状态第32页
     ·依据产业类型划分第32-33页
   ·工业遗产独有的建筑特征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大封煤矿的历史沿革与工业遗产现存状况第35-42页
   ·肥城市基本情况概述第35-36页
     ·肥城市工业文化背景第35-36页
   ·肥城大封煤矿的社会历史沿革第36-37页
     ·自然环境概括第36页
     ·社会历史沿革概括第36-37页
   ·大封煤矿工业遗产的价值第37-39页
     ·完整性第37页
     ·科技价值第37页
     ·社会文化价值第37页
     ·共有价值第37-38页
     ·精神价值第38页
     ·艺术审美第38-39页
   ·肥城煤矿工业建筑遗产状况分析第39-41页
     ·生产建筑设计第39页
     ·辅助建筑设计第39页
     ·工人村设计第39-40页
     ·铁路设计第40-41页
     ·其他建筑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大封煤矿现代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研究第42-52页
   ·总体原则第42-44页
     ·对历史文脉的尊重第42-43页
     ·融入当地城市规划第43页
     ·可持续性发展第43页
     ·利益平衡与综合效益的兼顾第43-44页
   ·保护方式第44-45页
   ·设计改造利用模式第45-48页
     ·直观体现历史模式第45-46页
     ·城开放空间模式第46-47页
     ·开发模式第47-48页
   ·改造设计方法第48-51页
     ·城市空间整体设计第48页
     ·建筑空间功能置换第48-49页
     ·建筑空间的重组和扩充第49-50页
     ·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关联设计第50页
     ·交通环境的整体设计第50-51页
     ·生态环境的整体设计第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肥城大封煤矿环境综合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第52-61页
   ·模拟对大封煤矿改造研究第52-60页
     ·现状问题分析第52页
     ·改造目标第52-53页
     ·功能定位第53页
     ·建筑改造第53-57页
     ·景观改造第57-58页
     ·1958大封创客园区设计概述第58-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后记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6-67页
附件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方旅游型海岛城市用地构成研究--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保障房的建筑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