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6页 |
·全国旅游形势大好,重庆旅游潜力巨大 | 第12-13页 |
·城镇化进程需加快 | 第13-15页 |
·旅游和城镇化的结合 | 第15-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城镇化 | 第19页 |
·旅游业 | 第19-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旅游经济理论 | 第20页 |
·产业关联理论 | 第20页 |
·城镇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3 重庆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概述 | 第25-45页 |
·重庆旅游发展概述 | 第25-28页 |
·旅游资源丰富 | 第25页 |
·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 第25-26页 |
·产业要素提升 | 第26-27页 |
·产业效应提升显著 | 第27页 |
·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重庆旅游发展水平测度 | 第28-34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29页 |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9-32页 |
·重庆旅游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第32-34页 |
·重庆城镇化发展概述 | 第34-40页 |
·人口城镇化增速较快 | 第35页 |
·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 | 第35页 |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 第35-36页 |
·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明显改善 | 第36-3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重庆城镇化建设水平测度 | 第40-45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1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1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41-44页 |
·重庆城镇化水平评价结果 | 第44-45页 |
4 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关联性 | 第45-63页 |
·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效应 | 第45-50页 |
·旅游发展对城镇经济建设的作用 | 第45-46页 |
·旅游发展对城镇产业组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环境效应 | 第47-48页 |
·旅游发展对城镇文化 | 第48-49页 |
·旅游发展对社会城镇化的影响 | 第49-50页 |
·城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50-58页 |
·经济城镇化对旅游的影响 | 第50-51页 |
·人口城镇化对旅游的影响 | 第51-53页 |
·空间城镇化为旅游提供空间依托 | 第53-55页 |
·社会城镇化对旅游的影响 | 第55-56页 |
·城乡统筹发展对旅游的影响 | 第56-58页 |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8-63页 |
·因子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58-59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模型 | 第59-60页 |
·灰色关联度评价结果 | 第60-61页 |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5 重庆旅游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第63-67页 |
·着力旅游发展的城镇化建设 | 第63-64页 |
·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内在客源 | 第63页 |
·城镇要素配置需要强化旅游业 | 第63-64页 |
·城镇产业布局需纳入旅游元素 | 第64页 |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有机联系 | 第64-67页 |
·实现旅游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同 | 第64-65页 |
·突出城镇特色,打造品牌产品 | 第65页 |
·扩大旅游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以产带城 | 第65-67页 |
6 结论和不足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研究不足 | 第68-69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