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8-12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0页 |
·Kohn-Sham方程 | 第10-11页 |
·局域密度近似(Local Spin Density Approximation, LDA) | 第11-12页 |
·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 第12页 |
·贋势 | 第12-14页 |
·规范-守恒贋势 | 第12-14页 |
·超软贋势 | 第14页 |
·光学性质的理论描述 | 第14-15页 |
·第一性原理方法在Ca_2Si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P掺杂对块体Ca_2Si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17-34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理论模型 | 第17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18-25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体系优化 | 第18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电子结构 | 第18-21页 |
·P掺杂正交相Ca_2Si的光学性质 | 第21-25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理论模型 | 第25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体系优化 | 第26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电子结构 | 第26-29页 |
·P掺杂立方相Ca_2Si的光学性质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缺陷对Ca_2Si光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 第34-46页 |
·缺陷正交相Ca_2Si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缺陷正交相Ca_2Si理论模型 | 第34-35页 |
·缺陷正交相Ca_2Si计算方法 | 第35页 |
·缺陷正交相Ca_2Si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缺陷正交相Ca_2Si体系优化 | 第35-36页 |
·缺陷对正交相Ca_2Si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点缺陷立方相Ca_2Si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缺陷立方相Ca_2Si理论模型 | 第38页 |
·缺陷立方相Ca_2Si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缺陷立方相Ca_2Si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缺陷立方相Ca_2Si体系优化 | 第39页 |
·缺陷对立方相Ca_2Si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39-41页 |
·缺陷对立方相Ca_2Si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4 各向同性应变对Ca_2P_(0.25)Si_(0.75)光电特性的影响 | 第46-60页 |
·正交相Ca_2P_(0.25)Si_(0.75)各向同性应变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46页 |
·理论模型 | 第46页 |
·计算方法 | 第46页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46-52页 |
·各向同性应变对正交相Ca_2P_(0.25)Si_(0.75)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46-48页 |
·各向同性应变对正交相Ca_2P_(0.25)Si_(0.75)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48-52页 |
·立方相Ca_2P_(0.25)Si_(0.75)各向同性应变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理论模型 | 第52页 |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53-59页 |
·各向同性应变对立方相Ca_2P_(0.25)Si_(0.75)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53-55页 |
·各向同性应变对立方相Ca_2P_(0.25)Si_(0.75)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55-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