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绪论 | 第10-18页 |
| 第1章 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及其视觉传播概述 | 第18-24页 |
| ·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的界定 | 第18-23页 |
| ·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的视觉传播现状 | 第23-24页 |
| 第2章 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中的视觉传播解析 | 第24-35页 |
| ·视觉传播理论解析 | 第24-26页 |
| ·视觉传播的概念 | 第24-26页 |
| ·视觉传播的作用 | 第26页 |
| ·视觉传播要素解析 | 第26-28页 |
| ·表意丰富的文字要素 | 第27页 |
| ·特征鲜明的人物要素 | 第27-28页 |
| ·运用普遍的图形图像要素 | 第28页 |
| ·极具视觉冲击的色彩要素 | 第28页 |
| ·视觉传播过程解析 | 第28-33页 |
| ·视觉信息的传播者 | 第28-30页 |
| ·视觉信息的传播渠道 | 第30-31页 |
| ·视觉信息的传播受众 | 第31-32页 |
| ·视觉化的传播内容 | 第32-33页 |
| ·视觉传播特点分析 | 第33-35页 |
| ·整体性与动态性的传播特点 | 第33-34页 |
| ·传播过程的双向交流性特点 | 第34页 |
| ·传播过程的结构性特点 | 第34-35页 |
| 第3章 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的视觉传播策略与创新 | 第35-38页 |
| ·视觉传播策略 | 第35-36页 |
| ·聘请专业团队,以视觉内容取胜 | 第35页 |
| ·选择最佳发布媒体进行视觉传播 | 第35-36页 |
| ·整合受众资源,吸引受众眼球 | 第36页 |
| ·多样化的主题设置,可视化的呈现形式 | 第36页 |
| ·视觉传播创新 | 第36-38页 |
| ·淡化商业色彩,提升视听表现力 | 第37页 |
| ·采用感性诉求,贴近受众需求 | 第37页 |
| ·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立体化传播 | 第37-38页 |
| 第4章 成功案例分析 | 第38-53页 |
| ·案例介绍 | 第38-41页 |
| ·金士顿企业形象广告《记忆月台》简介 | 第38-39页 |
| ·《记忆月台》的传播概况与传播效果 | 第39-41页 |
| ·《记忆月台》的视觉传播过程解析 | 第41-49页 |
| ·《记忆月台》中的视觉传播策略 | 第49-50页 |
| ·利用视觉符号传递价值理念与情感因素 | 第49页 |
| ·迎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和图像消费偏爱 | 第49-50页 |
| ·注重视觉影像与消费者的情感互动 | 第50页 |
| ·《记忆月台》广告中的视觉传播创新 | 第50-53页 |
| ·优化组合视觉传播元素 | 第50-51页 |
| ·综合运用多种视觉表现手法 | 第51页 |
| ·创新视觉信息编排流程 | 第51-53页 |
| 第5章 案例对我国微电影式企业形象广告视觉传播的启示 | 第53-59页 |
| ·广告传播的角度 | 第53-54页 |
| ·视觉传播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 第53页 |
| ·视觉传播期待双向互动 | 第53-54页 |
| ·视觉传播需要语言文字的相辅相成 | 第54页 |
| ·广告制作的角度 | 第54-57页 |
| ·重视视觉传播的全球化视角和民族化感知 | 第54-55页 |
| ·把握视觉传播中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平衡 | 第55-56页 |
| ·注重视觉传播中人性化与亲和力的表达 | 第56页 |
| ·合理利用新技术,肩负社会责任感 | 第56-57页 |
| ·受众的角度 | 第57页 |
| ·增加受众参与创作和推广的机会 | 第57页 |
| ·注重视觉创意表现,有效把握受众注意力 | 第57页 |
| ·广告商的角度 | 第57-59页 |
| ·创新视觉传播策略,注重品牌内涵宣传 | 第57-58页 |
| ·综合运用视觉元素,着力塑造企业形象 | 第58-59页 |
| 结束 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