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1. 桥本氏甲减的西医研究概述 | 第10-15页 |
| ·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 ·遗传学说 | 第11页 |
| ·免疫学说 | 第11-13页 |
| ·西医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 2. 桥本氏甲减中医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 ·病名起源及各医家的相关论述 | 第15-16页 |
| ·现代中医概述 | 第16-18页 |
| ·病因病机 | 第16-18页 |
| ·桥本氏甲减的中医治则治法 | 第18-20页 |
| ·温补脾肾、行气活血以治其本 | 第18页 |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治其标 | 第18-19页 |
| ·清热解毒 | 第19-20页 |
| 临床研究 | 第20-27页 |
| 1. 研究对象来源 | 第20页 |
| 2.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 | 第20页 |
| ·桥本氏甲减的诊断标准 | 第20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21页 |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21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5. 观察指标 | 第22页 |
| ·安全性观测指标 | 第22页 |
| ·疗效性观测 | 第22页 |
| 6.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2页 |
|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22页 |
| 7. 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 8. 试验结果 | 第23-27页 |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3-24页 |
| ·两组年龄及病程情况 | 第23页 |
| ·两组性别组成的比较 | 第23-24页 |
| ·治疗前MDA、SOD比较 | 第24页 |
| ·治疗前FT_3、FT_4、TSH、TPO-Ab、TG-Ab比较 | 第24页 |
| ·治疗结果 | 第24-26页 |
| ·疗效观测 | 第24-26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35页 |
| 1. 立论基础 | 第27页 |
| 2. 组方分析 | 第27-30页 |
| 3. MDA对HT的致病作用 | 第30-31页 |
| 4. SOD对HT的致病作用 | 第31-32页 |
| 5. 疗效分析 | 第32-35页 |
| ·对调节指标水平疗效 | 第32-33页 |
| ·对甲状腺功能的疗效 | 第33页 |
| ·对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 | 第33页 |
| ·极少的不良反应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附录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3-45页 |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