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arct | 第6-10页 |
| 引言 :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逻辑的概念、体系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下法治逻辑与环境正义的解读 | 第14-25页 |
| 一、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法治逻辑 | 第14-17页 |
| (一)法治逻辑 | 第14-17页 |
| (二)法治逻辑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 第17页 |
| 二、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下的环境正义 | 第17-24页 |
| (一)环境正义 | 第17-21页 |
| 1.环境正义的本质 | 第18-20页 |
| 2.环境正义的维度 | 第20-21页 |
| (二)环境正义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 第21-23页 |
| 1.环境公平 | 第21-22页 |
| 2.环境效率 | 第22页 |
| 3.环境权益保障 | 第22-23页 |
| 4.环境参与 | 第23页 |
| (三)环境正义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路径 | 第23-24页 |
| 三、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下法治逻辑与环境正义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5-32页 |
| 一、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5-29页 |
| (一)地方层面的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5-28页 |
| 1.海南省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5-26页 |
| 2.重庆市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6-27页 |
| 3.湖北省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7页 |
| 4.福建省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7-28页 |
| 5.江苏省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8页 |
| (二)国家层面的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证考察 | 第28-29页 |
| 二、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实践总结 | 第29-32页 |
| (一)法治逻辑视角下的总结 | 第29-30页 |
| (二)环境正义视角下的总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2-38页 |
| 一、法治逻辑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一)基层环境法庭设置的合法性问题 | 第32-34页 |
| 1.基层环境法庭设置的合法性问题 | 第32-33页 |
| 2.基层环境法庭设置合法性问题的思考 | 第33-34页 |
| (二)环境法庭多审合一审判模式的问题 | 第34-35页 |
| 二、环境正义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一)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可能性质疑 | 第35-36页 |
| (二)实用主义普遍,缺乏对环境正义的整体把握 | 第36-37页 |
| (三)重视地方探索和组织构建,缺乏顶层指导和制度建设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法治逻辑和环境正义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完善 | 第38-42页 |
| 一、法治逻辑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完善 | 第38-40页 |
| (一)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应当依宪改革 | 第38页 |
| (二)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应当依法改革 | 第38-39页 |
| (三)克制能动司法,维护司法权威 | 第39-40页 |
| 二、环境正义视角下环境案件审判体制改革的完善 | 第40-42页 |
| (一)准确把握环境正义 | 第40页 |
| (二)科学构建环境审判机构 | 第40-41页 |
| (三)探索环境案件审判体制的相关制度 | 第41-42页 |
| 参考 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