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反府的困境与法制完善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网络反腐概述 | 第16-27页 |
·网络反腐的含义 | 第16页 |
·网络反腐的法理阐释 | 第16-19页 |
·公民参政权 | 第16-17页 |
·权力监督与制约 | 第17-18页 |
·隐私权 | 第18-19页 |
·网络反腐的特点 | 第19-23页 |
·快捷性与互动性 | 第19-20页 |
·平等性和开放性 | 第20-21页 |
·匿名性和透明性 | 第21-22页 |
·经济性和无门槛性 | 第22-23页 |
·网络反腐的功能 | 第23-27页 |
·网络反腐促进政府政务公开 | 第23-24页 |
·网络反腐促进社会法制建设 | 第24-25页 |
·网络反腐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 第25-26页 |
·网络反腐促进民主文明发展 | 第26-27页 |
3 网络反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41页 |
·网络反腐的现状 | 第27-31页 |
·网络反腐主体逐渐多元化 | 第27-28页 |
·网络反腐得到公民热烈支持 | 第28-29页 |
·网络反腐中公民参与不均衡 | 第29-30页 |
·网络反腐网站形式、水平参差不一 | 第30-31页 |
·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 | 第31-35页 |
·山西“刘铁男”案 | 第31-33页 |
·郑州“房妹”案 | 第33-34页 |
·陕西“表哥”杨达才案 | 第34-35页 |
·网络反腐的困境 | 第35-41页 |
·网络反腐制度化的伦理困境 | 第35-38页 |
·网络反腐的法理困境 | 第38-41页 |
4 网络反腐的法制完善 | 第41-53页 |
·加快网络反腐相关法律建设 | 第41-45页 |
·立法保障网络反腐的实施 | 第41-43页 |
·立法保障举报人的权益 | 第43页 |
·立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43-45页 |
·建立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平衡机制 | 第45-48页 |
·建立网络反腐合作机制,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 第45-46页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 第46-47页 |
·建立网络监督调控机制,保障公民的表达权 | 第47-48页 |
·正确引导网民树立科学网络反腐观 | 第48-53页 |
·增强网民反腐意识,提升反腐热情 | 第48-49页 |
·开展网民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素质 | 第49-50页 |
·规范网民反腐行为,做到理性反腐 | 第50-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