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植物水孔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PIPs 和 TIPs 的结构特征 | 第14-16页 |
·PIPs 与 TIPs 基因组 DNA 的结构特点 | 第16-17页 |
·PIPs 与 TIPs 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征 | 第17-18页 |
·植物 PIPs 与 TIPs 基因的表达 | 第18-19页 |
·植物水孔蛋白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切花水孔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唐菖蒲 PIPs 与 TIPs 基因的克隆及特征分析 | 第22-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主要的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试验用酶、试剂盒与相关试剂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50页 |
·唐菖蒲 GhPIP1;1、GhTIP1;1 和 GhTIP2;1 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的克隆 | 第27-37页 |
·GhPIP1;1 基因组(gDNA)部分序列的克隆 | 第37-39页 |
·唐菖蒲 GhPIP1;1、GhTIP1;1、GhTIP2;1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45页 |
·GhPIP1;1、GhTIP1;1、GhTIP2;1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预测 | 第45-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唐菖蒲 GhPIP1;1 、GhTIP1;1、GhTIP2;1 的 cDNA 及 GhPIP1;1 -gDNA的主要特征 | 第50-51页 |
·唐菖蒲 3 个 AQPs 基因上游启动子的主要特征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唐菖蒲 PIPs 与 TIPs 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及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 第54-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植物材料 | 第55页 |
·唐菖蒲小花开放进程的划分 | 第55-56页 |
·3 个 AQPs 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所取材料 | 第56-57页 |
·方法 | 第57-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唐菖蒲 GhPIP1;1、GhTIP1;1 和 GhTIP2;1 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第59页 |
·唐菖蒲小花开放过程中花瓣含水量及 GhPIP1;1、GhTIP1;1、GhTIP2;1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59-61页 |
·水分胁迫(离水处理)条件下小花花瓣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水分胁迫(离水处理)条件下小花花瓣相对电导率值的变化 | 第62页 |
·水分胁迫(离水处理)条件下唐菖蒲 GhPIP1;1、GhTIP1;1 和 GhTIP2;1基因的相对表达 | 第62-64页 |
·讨论 | 第64-66页 |
·唐菖蒲 3 个 AQPs 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小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特点 | 第64-65页 |
·唐菖蒲 3 个 AQPs 基因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表达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水孔蛋白抑制剂对唐菖蒲切花离体花瓣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67-73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试验材料 | 第67页 |
·试剂 | 第67-68页 |
·仪器设备 | 第68页 |
·试验方法 | 第68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纳米银(NS)处理对唐菖蒲小花离体花瓣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68-69页 |
·硝酸银(AgNO_3)处理对唐菖蒲小花离体花瓣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69-70页 |
·氯化汞(HgCl_2)处理对唐菖蒲小花离体花瓣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70页 |
·氯化汞(HgCl_2)及 ME 处理对唐菖蒲小花离体花瓣水分散失的影响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