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新生隐球菌的MLST分型及交配型鉴定 | 第10-1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0-14页 |
2 结果 | 第14-15页 |
3 讨论 | 第15-16页 |
4 结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生隐球菌毒力差异基因型菌株间部分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 第17-2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7-20页 |
2 结果 | 第20-23页 |
3 讨论 | 第23-26页 |
4 结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新生隐球菌毒力差异明显基因型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29-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待验证毒力相关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分析 | 第41-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50页 |
2 结果 | 第50-53页 |
3 讨论 | 第53-55页 |
4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新生隐球菌CNAG_01032基因的敲除及重建 | 第56-6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6-59页 |
2 结果 | 第59-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4 结论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英文摘要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77-80页 |
附:综述 | 第80-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