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体验空间—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建筑空间体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背景第13-15页
     ·提出问题第15-16页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立第16-17页
     ·研究对象第16页
     ·研究范围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7-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页
     ·发展动态第19-20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0-23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章节概述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2章 现象学概述及其与空间体验的关联性第25-43页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第25-29页
     ·现象学的概念第25-26页
     ·现象学的目的第26页
     ·现象学的意义第26-27页
     ·主要思想流派第27-29页
   ·建筑现象学第29-31页
     ·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第29-30页
     ·斯蒂文·霍尔建筑现象学观点第30-31页
   ·空间体验第31-37页
     ·空间体验的本质第31页
     ·空间体验的基点第31-32页
     ·空间体验的影响因素第32页
     ·体验的哲学观第32-33页
     ·几种体验的感知模型第33-37页
   ·建筑现象学与空间体验的关联性第37-41页
     ·帕拉斯玛的《建筑七感》第37-39页
     ·斯蒂文·霍尔与现象区第39-40页
     ·拉斯姆森与《建筑体验》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第43-57页
   ·场所的涵义第43-47页
     ·海德格尔的场所论第43-46页
     ·场所的形成第46-47页
     ·场所与空间第47页
   ·场所精神第47-49页
     ·场所精神的两个因素——“方向感”和“认同感”第47-48页
     ·家——作为存在源点的场所体验第48-49页
   ·场所的体验结构第49-54页
     ·鲜明的可印象结构第49-50页
     ·可意象性第50-54页
   ·锚固——场所的设计以北京当代MOMA为例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建筑空间的知觉体验第57-69页
   ·知觉的基础心理学知识第57-60页
     ·知觉的释义第57-59页
     ·知觉的基本特性第59-60页
   ·梅洛·庞蒂的知觉论第60-61页
     ·知觉的首要性第60页
     ·意识、身体运动与空间第60页
     ·知觉体验第60-61页
   ·建筑空间的身体基本感官体验第61-66页
     ·视觉体验第61-63页
     ·听觉体验第63-64页
     ·触觉体验第64-65页
     ·嗅觉和味觉的体验第65页
     ·知觉体验的交互作用-联觉第65-66页
   ·超越感官的建筑空间体验第66-67页
     ·时间的体验第66-67页
     ·寂静的体验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激发建筑空间感知体验的设计策略第69-89页
   ·材料第69-76页
     ·透明性第69-72页
     ·物质性第72页
     ·时间性与真实性第72-75页
     ·抽象性第75-76页
   ·细部第76-80页
     ·细部感知第77-78页
     ·细部表达第78-80页
   ·设计结合自然第80-86页
     ·水第81-82页
     ·光第82-85页
     ·声音第85-86页
   ·建筑师如何做第86-88页
     ·收集生活中的体验情境第86-87页
     ·将体验情境转译为空间剧本第87-88页
     ·空间剧本的节奏编排第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启示第89-91页
   ·对现状的反思第89页
   ·对国内建筑创作实践的启示第89-90页
   ·对国内建筑教育的启示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1页
附录1 论文各章节图片来源索引第91-96页
附录2 论文各章节表格来源索引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的古城保护策略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下一篇:坊子镇空间发展演变特征及复兴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