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0页 |
·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城市历史文化延续的必要性 | 第11页 |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国内外对城市触媒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外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论文组织结构及框架 | 第21-24页 |
第2章 城市触媒理论与古城保护的相关论述 | 第24-36页 |
·城市触媒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24-30页 |
·城市触媒理论的形成 | 第24-25页 |
·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 第25页 |
·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及特征 | 第25-27页 |
·城市触媒理论的实践 | 第27-30页 |
·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基础 | 第30-36页 |
·古城的概念、特征及价值 | 第31页 |
·古城保护和更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第31-32页 |
·古城活化的非物质文化传承 | 第32-33页 |
·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 第33-36页 |
第3章 古城保护实践中的城市触媒策略 | 第36-46页 |
·古城保护实践中城市触媒策略的应用角度 | 第37-39页 |
·古城物质性过时的问题 | 第37页 |
·古城功能不适的问题 | 第37-38页 |
·古城形象的问题 | 第38-39页 |
·古城区位的问题 | 第39页 |
·古城保护的活力载体探索 | 第39-42页 |
·区位潜力 | 第39-40页 |
·文化内涵 | 第40页 |
·功能结构 | 第40-41页 |
·交通结构 | 第41页 |
·古城建筑物现状 | 第41-42页 |
·塑造和完善触媒 | 第42-44页 |
·物质性的更新 | 第42-43页 |
·功能性的重整 | 第43-44页 |
·后续引导触媒反应 | 第44-46页 |
·事件引导 | 第44-45页 |
·建设引导 | 第45-46页 |
第4章 “城市触媒”理论下的台儿庄古城保护案例分析 | 第46-76页 |
·台儿庄古城及重建过程概述 | 第46-58页 |
·台儿庄古城介绍 | 第46-49页 |
·总体布局 | 第49-53页 |
·建筑设计 | 第53-54页 |
·外部空间设计 | 第54-58页 |
·植入触媒——台儿庄古城的现状分析 | 第58-65页 |
·寻找应用角度及活力载体 | 第58-64页 |
·塑造和完善触媒 | 第64-65页 |
·应用触媒——触媒元素的塑造及触媒反应的实现途径 | 第65-73页 |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作为触媒元素 | 第65-70页 |
·大战文化设施的修复作为触媒元素 | 第70-71页 |
·沿运河历史聚落的活化作为触媒元素 | 第71-73页 |
·后续引导——触媒反应 | 第73-76页 |
·事件引导 | 第73页 |
·建设引导 | 第73-74页 |
·政策引导 | 第74-76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古城保护策略探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后记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