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1 大豆种质资源耐旱性的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 ·大豆的耐旱性机理 | 第8-9页 |
| ·大豆的形态性状与耐旱性 | 第9-10页 |
| ·大豆的生理指标与耐旱性 | 第10-12页 |
| 2 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 ·遗传多样性 | 第12-13页 |
| ·群体结构的评价 | 第13页 |
| ·关联分析的基本概况 | 第13-14页 |
| ·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山西大豆资源核心种质筛选及SSR分子标记特征 | 第16-3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 ·材料 | 第16-18页 |
| ·分子数据的收集 | 第18-19页 |
| ·性状指标的考察 | 第19-20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9页 |
| ·核心种质的筛选 | 第20-22页 |
| ·山西大豆核心种质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22-26页 |
| ·大豆核心种质群体间遗传结构的分析 | 第26-27页 |
| ·大豆核心种质群体间的聚类分析 | 第27-29页 |
| 3 讨论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干旱胁迫下山西大豆核心种质光合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0-5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实验设计 | 第30页 |
| ·性状的考察 | 第30-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3页 |
| ·山西大豆SPAD值的表型分析 | 第32-36页 |
| ·山西大豆气孔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 第36-41页 |
| ·与不同生育期SPAD值的关联分析 | 第41-46页 |
| ·与气孔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6-53页 |
| 3 讨论 | 第53-57页 |
| ·叶片SPAD值与耐旱性 | 第53-54页 |
| ·控制叶片SPAD值的QTL | 第54页 |
| ·干旱胁迫下不同萎蔫级别的大豆种质多样性指数差异 | 第54-55页 |
| ·不同水分处理下气孔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 第55页 |
| ·与气孔相关性状的QTL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7-59页 |
| 1 基于SSR标记的山西大豆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 | 第57页 |
| 2 山西大豆光合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7-59页 |
| ·山西大豆SPAD值的关联分析 | 第57-58页 |
| ·山西大豆叶片气孔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Abstract | 第64-66页 |
| 附录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