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检波器测试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地震勘探和地震波器检测试技术 | 第7-8页 |
| ·地震检波器测试仪的发展 | 第8-11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9-10页 |
| ·嵌入式检波器测试仪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地震检波器原理及测试方法 | 第12-25页 |
| ·地震检波器简介 | 第12-18页 |
| ·地震检波器的发展 | 第12页 |
| ·常用的地震检波器 | 第12-14页 |
| ·地震检波器的基本原理及特性参数 | 第14-18页 |
| ·地震检波器性能参数的测试原理 | 第18-21页 |
| ·自然频率、阻尼比及灵敏度 | 第18-20页 |
| ·共振法 | 第18-19页 |
| ·交流信号激励法 | 第19页 |
| ·直流激励法 | 第19-20页 |
| ·失真度 | 第20页 |
| ·直流电阻、漏电电阻 | 第20-21页 |
| ·检波器参数测量和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 ·阻尼比 | 第21-22页 |
| ·自然频率 | 第22页 |
| ·灵敏度 | 第22-23页 |
| ·直流阻抗 | 第23页 |
| ·漏电电阻 | 第23-24页 |
| ·失真度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地震检波器测试仪总体方案 | 第25-36页 |
| ·地震检波器测试仪总体设计框图 | 第25页 |
| ·测试仪的硬件组成 | 第25-29页 |
| ·ARM的选择 | 第26-27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7-28页 |
| ·激励信号源 | 第28页 |
| ·触摸液晶显示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存储器的选择 | 第29页 |
| ·直流激励法分析及改进 | 第29-31页 |
| ·直流激励法对参数测试误差的影响 | 第30页 |
| ·直流激励测试方法改进 | 第30-31页 |
| ·提高阻抗测试精度的电路研究 | 第31-34页 |
| ·直流电阻 | 第31-33页 |
| ·绝缘电阻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地震检波器测试仪软硬件设计 | 第36-58页 |
| ·S3C2410的结构性能 | 第36-39页 |
| ·S3C2410的处理器性能 | 第36-38页 |
| ·S3C2410的内部结构 | 第38-39页 |
| ·前置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 ·切换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 ·输入电路 | 第41页 |
|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41-47页 |
| ·程控前置放大电路 | 第41-43页 |
| ·AD转换 | 第43-45页 |
| ·模数转换电路 | 第45-47页 |
| ·激励信号源设计 | 第47-48页 |
| ·处理器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48-54页 |
| ·复位电路 | 第48页 |
| ·存储器接口电路 | 第48-51页 |
| ·显示及触摸屏设计 | 第51页 |
| ·USB、串口等通信接口设计 | 第51-52页 |
| ·电源设计 | 第52-54页 |
| ·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流程 | 第54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4页 |
| ·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54-56页 |
|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58-65页 |
| ·阻抗测试电路实验验证 | 第58-60页 |
| ·实验准备仪器 | 第58页 |
| ·测试实验原理框图 | 第58-59页 |
| ·直流阻抗测试实验 | 第59-60页 |
| ·漏电阻抗测试实验 | 第60页 |
| ·模数转换及数据传输实验 | 第60-62页 |
| ·检波器测试仪的加工制作和测试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 ·课题总结 | 第65页 |
| ·课题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