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庄古潜山构造及内幕地震特征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华北地区古潜山的油气勘探现状 | 第8-9页 |
| ·古潜山及其内幕勘探方法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思路 | 第10-11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1-13页 |
| 第2章 龙虎庄油田工区概况 | 第13-20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7页 |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4页 |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14-16页 |
| ·区域地层概况 | 第16-17页 |
| ·勘探开发概况 | 第17-20页 |
| ·油气勘探概况 | 第17-18页 |
| ·生产开发概况 | 第18-20页 |
| 第3章 古潜山及其内幕的地震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 | 第20-37页 |
| ·层位标定与追踪 | 第20-26页 |
| ·地震层位的标定与追踪 | 第20-24页 |
| ·地震解释的方法 | 第24-26页 |
| ·反射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 ·构造分布特征 | 第28-33页 |
| ·断层分布特征 | 第33-37页 |
| 第4章 古潜山及其内幕的储层地震特征综合研究 | 第37-65页 |
| ·地震属性的提取 | 第37-43页 |
| ·属性的分类 | 第37-42页 |
| ·属性的提取方法 | 第42-43页 |
| ·地震多属性特征分析 | 第43-59页 |
| ·潜山面和府君山组顶的构造类属性分析 | 第43-47页 |
| ·潜山面的属性分析 | 第47-51页 |
| ·府君山组顶的属性分析 | 第51-54页 |
| ·两层间的属性分析 | 第54-59页 |
| ·储层地震特征的综合评价 | 第59-65页 |
| ·潜山面地震特征综合分析 | 第59-61页 |
| ·府君山组顶地震特征综合分析 | 第61-63页 |
| ·两层间地震特征综合分析 | 第63-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