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产生机制 | 第11-12页 |
| ·瘤胃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意义 | 第12页 |
| ·瘤胃甲烷菌与其他微生物关系 | 第12-13页 |
| ·瘤胃甲烷产量的测定 | 第13-14页 |
| ·瘤胃甲烷生成的调控 | 第14-18页 |
| ·植物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分子生物学在瘤胃微生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第2章 桑叶黄酮、白藜芦醇、大蒜素和茶皂素抑制肉羊甲烷排放适宜添加量的筛选试验 | 第23-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 ·讨论 | 第34-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3章 桑叶黄酮、白藜芦醇、大蒜素和茶皂素对肉羊甲烷排放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 第38-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讨论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桑叶黄酮、白藜芦醇、大蒜素和茶皂素对肉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48-6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 ·讨论 | 第60-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全文结论 | 第66-68页 |
| ·本文总体结论 | 第66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6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附录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