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一、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PPCK 基因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 ·植物耐碱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转基因苜蓿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13-23页 |
| ·PPCK1 和 GsPPCK3 基因对苜蓿的遗传转化及抗性植株再生 | 第13-1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3-14页 |
| ·试验方法 | 第14-16页 |
| ·抗性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6-18页 |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 ·转基因苜蓿的耐碱性分析 | 第18-23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23页 |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23-53页 |
| ·苜蓿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株系的再生 | 第23-28页 |
|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23-26页 |
| ·固沙草筛选压力的确定 | 第26-27页 |
| ·GsPPCK1 和 GsPPCK3 对苜蓿的遗传转化及抗生植株再生 | 第27-28页 |
| ·抗性植株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8-32页 |
| ·抗性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28-30页 |
| ·转基因植株的 Real-time-PCR 检测 | 第30-32页 |
| ·转 GsPPCK1 龙牧 806 苜蓿苗期耐碱性分析 | 第32-43页 |
| ·龙牧 806 苜蓿及转 GsPPCK1 苜蓿的扦插扩繁 | 第32-33页 |
| ·紫花苜蓿龙牧 806 在 NaHCO3胁迫下的碱害指数 | 第33-34页 |
| ·紫花苜蓿龙牧 806 在 NaHCO3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 第34-35页 |
| ·转 GsPPCK1 基因苜蓿在碱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 第35-36页 |
| ·转 GsPPCK1 基因苜蓿基因苜蓿在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 第36-43页 |
| ·转 GsPPCK3 龙牧 806 苜蓿苗期耐碱性分析 | 第43-53页 |
| ·转 GsPPCK3 基因苜蓿的扩繁 | 第43-44页 |
| ·转 GsPPCK3 基因苜蓿在碱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 第44-45页 |
| ·转 GsPPCK3 基因苜蓿基因苜蓿在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 第45-53页 |
| 四、讨论 | 第53-56页 |
| ·抗逆基因供体材料的选择 | 第53页 |
| ·目的基因的选择 | 第53-54页 |
| ·苜蓿遗传转化的改进 | 第54页 |
| ·转基因苜蓿耐碱指标的选择 | 第54-55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5-56页 |
| 五、结论 | 第56-57页 |
| ·获得了转 GsPPCK1、GsPPCK3 基因龙牧 806 苜蓿 | 第56页 |
| ·确定了龙牧 806 苜蓿的耐碱筛选浓度及固沙草的筛选压力 | 第56页 |
| ·获得了高耐碱性转 GsPPCK1、GsPPCK3 基因龙牧 806 苜蓿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