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中国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概论第11-26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4页
     ·河流复兴第11-12页
     ·运河的功能变迁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第12页
     ·中国大运河申遗历程第12-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为运河景观规划提供依据第14页
     ·拓宽我国使用状况评价研究的应用范围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4页
     ·理论层面第15-18页
     ·实践层面第18-24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26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研究框架第25-26页
2 运河景观及中国大运河浙江段概况第26-40页
   ·概念界定第26-27页
     ·景观第26页
     ·运河景观第26-27页
   ·主要构成及特征分析第27-32页
     ·景观构成要素第27-28页
     ·交通第28页
     ·管理保护第28-32页
   ·中国大运河浙江段概况第32-40页
     ·中国大运河概况第32-33页
     ·浙江段运河发展变迁史第33-37页
     ·浙江段运河的文化内涵第37-38页
     ·研究范围界定第38-40页
3 使用状况评价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第40-54页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第41-48页
     ·使用状况评价的定义、分类及应用特点第41-43页
     ·使用状况评价发展动态第43-48页
   ·层次分析法第48-51页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48页
     ·构造判断矩阵第48-50页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第50-51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第51-53页
   ·语义差异量表第53-54页
4 运河景观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54-72页
   ·数据采集方法的比选和组合第54-57页
     ·质化采集方法第54-55页
     ·量化采集方法第55-56页
     ·“质-量”的研究方法第56-57页
   ·评价指标集的建立第57-61页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61-68页
     ·判断矩阵构建及专家征询第61-62页
     ·权重求取过程第62-66页
     ·权重数据处理第66-67页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第67-68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级别第68-72页
     ·评语集建立及权重求取第68-69页
     ·确定隶属度函数第69页
     ·评价矩阵的建立第69-70页
     ·综合评价第70-72页
5 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调研第72-110页
   ·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第72-74页
     ·调查地点选取第72页
     ·调查问卷设计第72页
     ·调查流程及安排第72-74页
   ·先导研究第74-77页
     ·文献回顾第74页
     ·参与性观察第74-77页
   ·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第77-96页
     ·数据基本陈述第78-87页
     ·观察分析第87-89页
     ·评价分析第89-96页
   ·浙东运河宁波主城区段第96-105页
     ·观察分析第97-99页
     ·评价分析第99-105页
   ·京杭大运河嘉兴王江泾镇段第105-107页
   ·比较分析第107-108页
   ·评价模型重构第108-110页
6 运河景观规划管理建议第110-116页
   ·规划层面第110-113页
     ·人性化设计第110-111页
     ·智慧化设计第111页
     ·生态化设计第111-112页
     ·复合多元化设计第112-113页
     ·文化景观设计第113页
   ·管理层面第113-116页
     ·智慧化管理第113-114页
     ·协同化管理第114-115页
     ·信息数据化管理第115页
     ·公众参与第115页
     ·遗产区和缓冲区分项并行管理体制第115-116页
7 结语第116-118页
   ·结论第116页
     ·主要结论第116页
     ·创新之处第116页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附录第122-136页
 附录 1 图表目录第122-126页
 附录 2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概况第126-129页
 附录 3 专家征询问卷第129-132页
 附录 4 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综合调查问卷第132-134页
 附录 5 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 SD 问卷第134-135页
 附录 6 专家名单第135-136页
个人简介第136-137页
导师简介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以温州苍南为例
下一篇:化学胁迫下松材线虫的繁殖与交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