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五味子活性成分研究概述 | 第10-16页 |
| ·五味子活性成分研究 | 第10-12页 |
| ·五味子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 | 第12页 |
| ·五味子活性成分的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 ·五味子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14-16页 |
| ·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 第16页 |
| ·发酵技术在发酵中药中的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 ·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特色优势 | 第17-18页 |
| ·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 ·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0页 |
| 第2章 发酵菌株的筛选 | 第20-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实验用菌 | 第20页 |
| ·五味子药材 | 第20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21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21页 |
| ·发酵样品的制备 | 第21-22页 |
| ·五味子发酵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22-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 ·色谱条件下五味子木脂素的分离 | 第24-26页 |
|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 第26页 |
| ·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26页 |
| ·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 ·重现性试验结果 | 第27页 |
|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五味子内生真菌WJ1菌株的鉴定 | 第32-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供试菌株 | 第32页 |
| ·培养基 | 第32页 |
| ·PCR引物 | 第32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2-33页 |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页 |
| ·五味子内生真菌WJ1形态学鉴定 | 第33页 |
| ·五味子内生真菌WJ1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3-36页 |
| ·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WJ1菌株形态及培养特征 | 第36-37页 |
| ·WJ1菌株的分子鉴定结果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内生真菌WJ1发酵五味子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1-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 ·实验菌株 | 第41页 |
| ·五味子药材 | 第41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1页 |
| ·菌悬液的制备 | 第41页 |
| ·内生真菌WJ1发酵五味子的单因素实验 | 第41-42页 |
| ·正交实验法优选内生真菌WJ1发酵五味子的最佳工艺条件 | 第42-44页 |
| ·验证试验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 ·内生真菌WJ1发酵五味子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4-49页 |
| ·正交实验法优选内生真菌WJ1发酵五味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 第49-52页 |
| ·验证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五味子发酵样品中4种木脂素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54-6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 ·目的菌株 | 第54页 |
| ·五味子药材 | 第54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54-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7页 |
| ·五味子发酵样品的制备 | 第55页 |
| ·五味子发酵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55-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 ·五味子发酵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 | 第57页 |
| ·五味子发酵前后主要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57-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