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课题背景第8-11页
     ·能源问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第8-10页
     ·建筑能耗和可持续建筑的供能系统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第11-17页
     ·光伏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第11-13页
     ·光伏系统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论文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第21-34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学框架第22-26页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阶段第23页
     ·清单分析阶段第23-25页
     ·影响评价阶段第25-26页
     ·解释阶段第26页
   ·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进展第26-32页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研究的进展第27-30页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发展第30-32页
   ·我国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第32-34页
第三章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生命周期清单第34-64页
   ·目的和范围第34-37页
     ·目的第34页
     ·研究范围第34-35页
     ·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第35-37页
   ·清单分析第37-56页
     ·硅砂到工业硅生产第37-39页
     ·多晶硅提纯第39-41页
     ·多晶硅铸锭和切割(硅片生产)第41-43页
     ·光伏电池的制备第43-45页
     ·光伏组件封装第45-47页
     ·组成光伏系统第47-48页
     ·光伏系统的使用阶段第48-49页
     ·拆解回收阶段第49-50页
     ·系统运输过程第50-52页
     ·清单中其他材料的能耗和排放第52-56页
   ·清单的数据处理第56-64页
     ·并网光伏系统的生命周期能耗第56-57页
     ·清单数据质量评估第57-60页
     ·敏感性分析第60-62页
     ·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第64-88页
   ·影响类型的选择第64-68页
   ·破坏因子的选择第68-82页
     ·人类健康影响(HD)第68-74页
     ·生态环境破坏(ED)第74-78页
     ·资源消耗(RE)第78-81页
     ·能源消耗(EE)第81-82页
   ·归一化第82-84页
   ·加权第84-86页
   ·光伏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第86-88页
第五章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能源和环境效益潜力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第88-108页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能源发展潜力第88-102页
     ·太阳辐照量与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影响因素第88-93页
     ·光伏系统在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年发电量计算第93-99页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能量指标的研究第99-102页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环境效益研究第102-105页
     ·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第103-104页
     ·建筑并网光伏系统与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比较第104-105页
   ·并网光伏系统生命周期发电对建筑运行能耗补偿研究第105-107页
   ·结果讨论第107-10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2页
   ·结论第108-109页
   ·不足和改进第109页
   ·展望第109-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附录第121-129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酿酒酵母应对镉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废旧线缆和电机绕组热解技术与设备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