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录 | 第12-14页 |
Index of Figures | 第14-16页 |
表录 | 第16-18页 |
Index of Tables | 第18-2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20-32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4页 |
·选题背景 | 第20-2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项目支撑 | 第24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政策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方法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7-3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论文总体框架 | 第30-32页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准备 | 第32-4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2-34页 |
·自然条件 | 第32-3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3页 |
·城乡建设状况 | 第33-34页 |
·数据资料与预处理 | 第34-40页 |
·数据资料 | 第34-36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6-39页 |
·数据库建立 | 第39-40页 |
第3章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设计 | 第40-50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概述 | 第40-46页 |
·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 第40-43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的内容与要求 | 第43-44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的内容与方法 | 第44-46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结构设计 | 第46-49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分析 | 第46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设计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城乡建设用地现状评价 | 第50-74页 |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情况 | 第50-52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分析 | 第52-60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2-55页 |
·城乡建设用地细部空间差异分析 | 第55-60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分析 | 第60-72页 |
·空间配置效率理论 | 第61-65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有效性分析 | 第65-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构建 | 第74-98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量模型 | 第74-79页 |
·帕累托效率原理 | 第74-78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量模型构建 | 第78-79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序模型 | 第79-91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序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79-80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序模型构建 | 第80-91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位模型 | 第91-96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位模型的构建思路 | 第91-92页 |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位模型的构建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辅助决策模型应用 | 第98-143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 第98-108页 |
·城乡建设用地理论调整规模 | 第98-102页 |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方案设计 | 第102-108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序 | 第108-127页 |
·决策对象确定 | 第108-109页 |
·决策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第109-116页 |
·决策矩阵标准化 | 第116-120页 |
·决策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 第120-123页 |
·组合决策定序 | 第123-127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调整定位 | 第127-129页 |
·图斑入选决策 | 第127-129页 |
·图斑定积分割 | 第129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调整结果 | 第129-142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调整方案 | 第129-138页 |
·桐庐县城乡建设用地调整方案评价 | 第138-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6页 |
·研究结论 | 第143-144页 |
·创新点 | 第144页 |
·研究展望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152-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