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4页 |
|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4-15页 |
| ·访谈法 | 第15页 |
| ·实地调查法 | 第15-16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6-49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环境 | 第16-18页 |
| ·“鲤鱼灯”活动地理文化环境 | 第16页 |
| ·“鲤鱼灯”活动自然地理环境 | 第16-18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 第18-22页 |
| ·“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历史渊源 | 第18-19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 | 第19-22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程序与表演形式 | 第22-42页 |
| ·组织形式 | 第22-23页 |
| ·“鲤鱼灯”的制作 | 第23-27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的服装与音乐 | 第27-28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流程 | 第28-30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表演形式 | 第30-39页 |
| ·经费来源 | 第39-41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技艺的传承途径 | 第41-42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 第42-46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 | 第42-43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社会价值 | 第43-46页 |
| ·南康客家“鲤鱼灯”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困境 | 第46-49页 |
| ·生存的外界环境不断恶化 | 第46页 |
| ·政府相关部门保护力度薄弱 | 第46-47页 |
| ·文化认同不断衰退 | 第47-48页 |
| ·传承人员的流失 | 第48页 |
| ·活动资金缺乏 | 第48-49页 |
| ·组织状况不容乐观 | 第49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9-53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建议 | 第50-53页 |
| ·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50-51页 |
| ·“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 | 第51页 |
| ·创办项目社团组织,统一管理和发展 | 第51页 |
| ·民间师徒传授方式与主流教育相结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 第51-52页 |
| ·充分发挥媒体宣传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7页 |
| 附录 1 访谈题纲 | 第53-54页 |
| 附录 2 田野调查照片资料 | 第54-56页 |
| 附录 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