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6页 |
1.1.1 印刷电子技术以及发展概况 | 第8-15页 |
1.1.2 流分析及其发展概况 | 第15-16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印品质量评价指标与TRIZ流分析的分析模型构建 | 第19-34页 |
2.1 印刷电子印品质量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2.1.1 印刷线条再现性 | 第19-20页 |
2.1.2 印刷线条导电性 | 第20页 |
2.2 基于TRIZ流分析的分析问题模型构建 | 第20-28页 |
2.2.1 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2.2.2 流识别 | 第22-26页 |
2.2.3 确定属性 | 第26-27页 |
2.2.4 确定参数 | 第27页 |
2.2.5 因果分析 | 第27-28页 |
2.3 确定问题模型 | 第28-29页 |
2.4 提出创新设计方案 | 第29页 |
2.5 实验验证 | 第29页 |
2.6 基于TRIZ流分析的印刷电子试验台缺陷区域分析 | 第29-33页 |
2.6.1 印刷电子试验台功能分析 | 第31-32页 |
2.6.2 印刷电子试验台流识别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TRIZ流分析的凹版胶印系统研究 | 第34-63页 |
3.1 凹版胶印印刷原理 | 第34-39页 |
3.1.1 凹版印刷/凹版胶印印刷单元介绍 | 第34-36页 |
3.1.2 凹版胶印印刷原理 | 第36-39页 |
3.2 凹版胶印系统组件分析 | 第39-49页 |
3.2.1 印版滚筒及其属性/参数 | 第39-41页 |
3.2.2 油墨及其属性/参数 | 第41-43页 |
3.2.3 橡皮滚筒及其属性参数 | 第43-45页 |
3.2.4 承印物及其属性/参数 | 第45-46页 |
3.2.5 刮墨刀及其属性/参数 | 第46页 |
3.2.6 压印滚筒及其属性/参数 | 第46-47页 |
3.2.7 支撑架及其属性/参数 | 第47-48页 |
3.2.8 印刷环境及条件 | 第48-49页 |
3.3 单一因素试验 | 第49-54页 |
3.3.1 试验仪器以及试验材料 | 第49页 |
3.3.2 试验方法步骤 | 第49-50页 |
3.3.3 试验样张与数据整理 | 第50-54页 |
3.4 凹版胶印系统的流分析 | 第54-62页 |
3.4.1 功能分析 | 第55-57页 |
3.4.2 流识别 | 第57-58页 |
3.4.3 确定属性 | 第58-59页 |
3.4.4 确定参数 | 第59-60页 |
3.4.5 因果链构建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基于TRIZ的凹版胶印印刷单元的改进设计及印刷导电线条正交试验 | 第63-77页 |
4.1 TRIZ解题模型 | 第63-64页 |
4.1.1 TRIZ理论解题流程 | 第63-64页 |
4.1.2 TRIZ问题模型与解决方案模型 | 第64页 |
4.2 建立凹版胶印印刷单元问题模型 | 第64-65页 |
4.3 选择TRIZ解题模型 | 第65-68页 |
4.3.1 选择相应的解题模型 | 第65页 |
4.3.2 橡皮滚筒结构分析 | 第65-68页 |
4.4 橡皮滚筒的创新设计 | 第68-70页 |
4.5 正交试验 | 第70-76页 |
4.5.1 试验仪器及材料 | 第70-71页 |
4.5.2 试验方法步骤 | 第71-72页 |
4.5.3 试验数据统计 | 第72-74页 |
4.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以及论文发表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