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及对区域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第19-33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社会网络理论 | 第19-21页 |
·SNM理论 | 第21-23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3-24页 |
·研究综述 | 第24-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第3章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演化历程及功能维度分析 | 第33-45页 |
·基于属性深化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动态演化分析 | 第33-36页 |
·专注“硬增值服务”的第一代孵化器 | 第33-34页 |
·专注“一般性软增值服务”的第二代孵化器 | 第34页 |
·专注“专业性软增值服务”的第三代孵化器 | 第34-35页 |
·专注“网络化服务”的第四代孵化器 | 第35-36页 |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 | 第36-40页 |
·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变化 | 第37页 |
·企业孵化器的规模变化 | 第37-38页 |
·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 | 第38页 |
·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获取 | 第38-39页 |
·企业孵化器就业提供 | 第39页 |
·企业孵化器收入 | 第39-40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维度分析 | 第40-43页 |
·在孵企业创业维度 | 第40-41页 |
·技术转移与创新维度 | 第41-42页 |
·孵化器盈利维度 | 第42页 |
·区域就业维度 | 第42页 |
·区域经济维度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测度和形态聚类分析 | 第45-53页 |
·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方法和数据 | 第46-48页 |
·研究方法-SFA方法 | 第46-47页 |
·实证数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 第47-48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基于功能维度的孵化效率分析 | 第48-50页 |
·基于效率的形态聚类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53-71页 |
·CM视角下微观企业层面 | 第53-57页 |
·理论与模型 | 第54-55页 |
·变量与数据 | 第55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SNM视角下中观孵化器层面 | 第57-65页 |
·理论与模型 | 第57-58页 |
·变量和数据 | 第58-5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Jacobs外部性视角下宏观城市层面 | 第65-69页 |
·理论与模型 | 第66-67页 |
·数据与变量 | 第6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创新经济收敛性的影响 | 第71-83页 |
·区域创新经济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 第71-72页 |
·方法与数据 | 第72-75页 |
·方法与模型 | 第72-74页 |
·变量与数据 | 第74-75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 | 第75-78页 |
·区域经济发展的分布与变化 | 第75-76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76-78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创新水平收敛性的影响 | 第78-81页 |
·区域创新水平的分布与变化 | 第78-79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