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行的分布式处理及在渲染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0-12页 |
·渲染领域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3D 电商平台的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2章 分布式并行渲染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 第15-31页 |
·平台整体架构 | 第15-18页 |
·平台的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平台的通信模型 | 第16-17页 |
·平台的特点 | 第17-18页 |
·平台并行技术研究 | 第18-25页 |
·平台的计算结构类型 | 第18-19页 |
·平台并行计算的类型 | 第19页 |
·平台计算的访存模型 | 第19-22页 |
·GPU 并行之 CUDA | 第22-25页 |
·渲染理论知识 | 第25-28页 |
·渲染的基本过程 | 第25-26页 |
·场景的表示 | 第26页 |
·基本三维变换 | 第26-28页 |
·终端渲染方法研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分布式并行渲染平台时延性研究 | 第31-39页 |
·现有渲染平台网络架构 | 第31-32页 |
·Infiniband 概述 | 第32页 |
·诞生背景 | 第32页 |
·发展历程 | 第32页 |
·Infiniband 架构 | 第32-34页 |
·系统架构 | 第32-33页 |
·Infiniband 地址解析 | 第33-34页 |
·Infiniband 关键技术研究 | 第34-38页 |
·传统的服务器 I/O 架构 | 第34-35页 |
·Infiniband 的 I/O 架构 | 第35-36页 |
·RDMA 和内核旁路模型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并行渲染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39-47页 |
·基于 CPU 的 3D 渲染原理分析 | 第39-42页 |
·渲染流程分析 | 第39-41页 |
·材质与灯光的影响 | 第41-42页 |
·GPU 并行渲染分析 | 第42-46页 |
·GPU 渲染流程 | 第42-43页 |
·GPU 加速渲染分析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分布式并行渲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9页 |
·需求分析 | 第47页 |
·设计目标 | 第47-48页 |
·平台架构 | 第48-52页 |
·平台架构分析 | 第48-49页 |
·平台层资源调度 | 第49页 |
·平台层任务分解 | 第49-50页 |
·平台层任务编码与资源映射 | 第50-52页 |
·详细设计 | 第52-57页 |
·平台整体设计 | 第52-53页 |
·终端二次渲染算法设计 | 第53-57页 |
·整体流程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平台原型测试与总结 | 第59-63页 |
·测试环境准备 | 第59-60页 |
·平台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测试数据总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详细摘要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