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新课程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生物学研究的需求第8页
     ·新课程标准对生物模型的要求第8-9页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模型的要求第9-10页
   ·选题的理由第10-12页
     ·课题的研究还不深入第10-11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三章 模型建构理论的阐述和发展概述第14-22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分类第14-16页
     ·模型的概念第14页
     ·模型方法的概念第14页
     ·生物模型的分类第14-15页
     ·生物模型的建构原则第15-16页
   ·理论依据第16-18页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兴趣和动机理论第17-18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18页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18-22页
     ·国外在模型教学上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关于模型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第四章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调查研究第22-31页
   ·调查的对象与内容第22-24页
   ·访谈反映出的问题第24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4-31页
     ·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第24-27页
     ·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第27-31页
第五章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第31-49页
   ·研究对象和问题第31-32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32页
   ·研究过程第32-34页
   ·建立生物模型的一般方法过程第34-35页
   ·在不同课型中模型的应用第35-47页
     ·新授课中的模型建构教学案例(物理模型)第35-39页
     ·复习课中模型建构的教学案例(概念模型)第39-43页
     ·习题课中模型建构的教学案例(数学模型)第43-47页
   ·教学实践研究的结果和分析第47-49页
     ·实验班学生的生物成绩得到提高第47页
     ·实验班学生对生物建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好于对照班第47-48页
     ·实验班的学生识别模型的能力较强第48页
     ·实验班的学生有较强的模型建构能力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49-52页
   ·研究结论第49-50页
   ·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50页
   ·讨论和建议第50-51页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附录第53-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思不结合、知行不统一”的数学教学现象的调查研究--基于长效教学的视角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实验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