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麦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河南省两种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第10-11页
   ·病原第11-12页
     ·寄主第11页
     ·病原线虫的种类第11页
     ·传播特点第11-12页
   ·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第12-13页
     ·CCN 田间水平分布第12-13页
     ·CCN 田间垂直分布第13页
   ·生物学特性第13-17页
     ·生活史循环第13-14页
     ·CCN 田间侵染和发育动态第14-15页
     ·孢囊孵化特性第15-17页
       ·温度第15-16页
       ·根系分泌物第16页
       ·其他因素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第16-17页
   ·影响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的因素第17-18页
     ·小麦品种第17页
     ·田间气候条件第17页
     ·土壤因素第17-18页
     ·其它因素对发病规律的影响第18页
   ·防治方法第18-22页
     ·加强预防并建立预报预测体系第18-19页
     ·农业防治第19页
     ·抗耐病品种第19-20页
     ·化学防治第20页
     ·生物防治第20-22页
2. 引言第22-23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两种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第23-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试验地的概况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4页
       ·取样时间及方法第23页
       ·土样中孢囊数量的调查方法第23页
       ·孢囊含卵量的调查方法第23页
       ·数据处理第23-24页
   ·河南省两种禾谷孢囊线虫侵染动态第24-25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供试小麦品种第24页
       ·孢囊线虫第24页
       ·主要试剂第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4页
     ·实验地概况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5页
       ·播种及取样第24页
       ·田间水肥管理第24页
       ·室内染色调查第24-25页
       ·根内幼虫的观察和计数第25页
       ·根表白雌虫调查第25页
       ·已染色小麦根的短期保存方法第25页
   ·CCN 孵化特性研究第25-28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孢囊线虫第25页
       ·实验试剂第25-26页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实验设计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8页
       ·孢囊的获得第26-27页
       ·孢囊及孵化器的消毒方法第27页
       ·幼虫孵化量调查方法第27页
       ·孢囊中未孵化卵量调查方法第27页
       ·孢囊孵化率计算公式第27页
       ·数据分析第27-28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孢囊线虫田间分布第28-31页
   ·孢囊线虫幼虫侵染规律研究第31-33页
     ·河南省小麦孢囊线虫不同发育时期形态特征第31页
     ·小麦孢囊线虫田间侵染动态第31-33页
     ·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白雌虫在小麦根部的消长动态第33页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孵化特性第33-41页
     ·不同温度的直接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第33-36页
       ·恒温处理条件下不同温度对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第33-35页
       ·变温处理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第35-36页
     ·低温保湿预处理时间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的田间取样时间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第37-38页
     ·低温(4°C)干燥保存时间对孢囊孵化的影响第38-4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1-44页
   ·孢囊田间分布第41-42页
   ·孢囊线虫幼虫侵染动态研究第42-43页
   ·两个群体孢囊孵化特性研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ABSTRACT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瓜、番茄和苹果加工过程中一些农药残留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下一篇:黄瓜霜霉病过敏性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