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粗糙集理论在综合评价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4-18页 |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相关概述 | 第18-26页 |
·社区信息资源的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社区信息资源的概念 | 第18页 |
·社区信息资源的特点 | 第18-20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理论框架 | 第20-22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 | 第20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特点 | 第20-21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 第21-22页 |
·我国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我国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的现状 | 第22-23页 |
·我国社区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第3章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2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原则 | 第26-28页 |
·社区经济福利最大化原则 | 第26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均衡原则 | 第26-27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省力原则 | 第27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动态发展原则 | 第27-28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28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8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28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28-29页 |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29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9-31页 |
·社区信息基础设施 | 第29页 |
·社区信息技术水平 | 第29-30页 |
·社区信息人员素质 | 第30页 |
·社区信息资源利用程度 | 第30-31页 |
附表 | 第31-32页 |
第4章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实证研究 | 第32-43页 |
·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模型构建 | 第32-36页 |
·粗糙集评价方法的优势 | 第32-33页 |
·粗糙集理论相关概念 | 第33-35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决策分析算法 | 第35-36页 |
·实证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实证研究对象 | 第36-37页 |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7页 |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分析 | 第37-43页 |
·指标权重值获取 | 第37-41页 |
·评价值确定和方法比较 | 第41-43页 |
第5章 提升社区信息资源配置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43-48页 |
·更新观念,提高重视 | 第43-44页 |
·更新观念 | 第43-44页 |
·提高重视 | 第44页 |
·健全制度,统一规划 | 第44-45页 |
·健全制度 | 第44-45页 |
·统一规划 | 第45页 |
·丰富服务,培养人才 | 第45-47页 |
·丰富服务 | 第45-46页 |
·培养人才 | 第46-47页 |
·居民参与,实现双赢 | 第47-48页 |
·居民参与 | 第47页 |
·实现双赢 | 第47-4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研究总结 | 第48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社区信息资源配置评价调查问卷 | 第53-57页 |
附录B 社区相关领导的访谈提纲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