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道德对话论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探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5页
第一章 道德对话的涵义第15-27页
 第一节 对话第15-21页
  一、 对话的内涵第15-17页
  二、 对话的特征第17-18页
  三、 对话教育的理念第18-21页
 第二节 道德对话的涵义第21-27页
  一、 道德对话的内涵第21-25页
  二、 道德对话的特征第25-27页
第二章 道德对话:高校德育的现实需要第27-37页
 第一节 道德权威主义呼吁道德平等主义第29-31页
  一、 道德权威主义压抑了学生的主体精神第29页
  二、 道德权威主义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29-30页
  三、 道德权威主义控制了学生的开拓创造性第30-31页
 第二节 单向形式灌输呼吁双向形式互动第31-33页
  一、 道德教育不能一味的单向灌输第31页
  二、 道德教育不能形成绝对命令第31-32页
  三、 道德教育不能独控话语霸权第32-33页
 第三节 垂直纵向关系呼吁横向平行关系第33-37页
  一、 道德教育需要尊重第33页
  二、 道德教育需要理解第33-34页
  三、 道德教育需要关怀第34-37页
第三章 道德对话的结构要素第37-47页
 第一节 道德对话的主体第37-39页
  一、 教育者、受教育者双主体说第37-38页
  二、 交互主体性第38-39页
 第二节 道德对话的条件第39-43页
  一、 理想的对话话题第39-40页
  二、 理想的对话语言第40-41页
  三、 道德对话的核心要素第41-43页
 第三节 道德对话的方式第43-47页
  一、 师生与文本的道德对话第43-44页
  二、 师生之间的道德对话第44-45页
  三、 师生自我的道德对话第45-47页
第四章 道德对话的实践价值第47-55页
 第一节 道德对话升华大学生道德智慧第47-50页
  一、 澄清道德价值:厘清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第47-48页
  二、 提升道德理念:升华大学生的道德智慧第48-50页
 第二节 道德对话缓解大学生道德冷漠第50-52页
  一、 激发道德情感: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第50-51页
  二、 培养道德信念:缓解大学生的道德冷漠第51-52页
 第三节 道德对话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第52-55页
  一、 在道德认知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第52-53页
  二、 在道德选择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一) 著作类第57-58页
 (二) 论文类第58页
 (三) 期刊类第58-61页
致谢第61-63页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效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