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滨新城行政中心生态技术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项目分析与总体定位 | 第19-37页 |
| ·宏观背景 | 第19-23页 |
| ·城市总体规划 | 第19-21页 |
| ·生态发展目标 | 第21-22页 |
| ·区域空间结构 | 第22-23页 |
| ·方案创作过程 | 第23-34页 |
| ·方案意向 | 第23-27页 |
| ·方案深化 | 第27-31页 |
| ·方案确定 | 第31-34页 |
| ·生态技术应用原则 | 第34-35页 |
| ·适宜性原则 | 第34-35页 |
| ·系统性原则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生态化的空间布局 | 第37-59页 |
| ·合理的场地设计 | 第37-46页 |
| ·建筑朝向的适应性选择 | 第37-39页 |
| ·场地空间形态的塑造 | 第39-41页 |
| ·景观的可持续性配置 | 第41-46页 |
| ·生态的建筑设计 | 第46-57页 |
| ·建筑形体的多层次把握 | 第46-50页 |
| ·建筑空间的生态性营造 | 第50-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生态化的围护结构 | 第59-79页 |
| ·蓄能保温的围护结构 | 第59-62页 |
| ·相变蓄能地板的应用 | 第59-60页 |
| ·FTC保温墙体的选择 | 第60-62页 |
| ·蓄热降温的生态表皮 | 第62-69页 |
| ·双层表皮玻璃幕墙的种类 | 第62-63页 |
| ·营造私密性的隔声特性 | 第63-65页 |
| ·适应个性化的采光特性 | 第65-66页 |
| ·确保舒适性的通风性能 | 第66-69页 |
| ·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 | 第69-77页 |
| ·节能玻璃的选取 | 第69-74页 |
| ·钢材的合理使用 | 第74-76页 |
| ·木材的点缀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五章 生态化的建筑细部 | 第79-101页 |
| ·隔热舒适的遮阳系统 | 第79-87页 |
| ·中间遮阳的个性化分区 | 第80-82页 |
| ·外遮阳与内遮阳的合理设置 | 第82-85页 |
| ·遮阳系统的效果模拟分析 | 第85-87页 |
| ·保证照度均匀的太阳光反射板 | 第87-92页 |
| ·光环境质量的模拟分析 | 第87-89页 |
| ·太阳光反射板的合理应用 | 第89-92页 |
| ·绿色节能的光导照明系统 | 第92-99页 |
| ·停车空间照明方式的确定 | 第93-94页 |
| ·光导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 | 第94-95页 |
| ·结合建筑的光导照明系统设置 | 第95-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 第107-109页 |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