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各类钢结构论文--钢管结构论文

垫板加强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引言第14-16页
     ·钢管结构概述第14-16页
     ·钢管节点概述第16页
   ·钢管相贯节点第16-19页
     ·钢管相贯节点的类型第16-18页
     ·钢管相贯节点的特点和工程应用第18页
     ·加强型钢管相贯节点第18-19页
   ·钢管相贯节点及加强型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钢管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加强型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钢管相贯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22页
   ·钢管相贯节点的研究方法第22-23页
     ·试验研究第22-23页
     ·理论研究第2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3-26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的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试验概况第26-40页
   ·试验目的和设计思路第26-27页
     ·试验目的第26页
     ·试验设计思路第26-27页
   ·试验节点试件设计第27-33页
     ·相贯节点试件的尺寸第27-28页
     ·试验节点试件的制作第28-30页
     ·试验节点试件的材料第30-33页
   ·试验加载第33-34页
     ·试验加载装置第33-34页
     ·试验加载方案第34页
   ·试验测试方案第34-37页
     ·内力监控测点的布置第34页
     ·位移计的布置第34-36页
     ·三向应变片的布置第36-37页
   ·试验的整体系统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试验现象与试验结果分析第40-56页
   ·各节点试件支管荷载校核第40-41页
     ·受拉支管荷载校核第40-41页
   ·各节点试件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第41-44页
     ·试件1的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第41-42页
     ·试件2的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第42-43页
     ·试件3的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第43-44页
   ·试验曲线第44-52页
     ·主、支管相贯区域等效应力分布曲线第44-47页
     ·主管与垫板焊缝处等效应力分布曲线第47-49页
     ·支管顶点荷载与节点相对凸凹变形曲线第49-52页
   ·各节点试件承载力的确定第52页
   ·试件1的承载力与规范公式的比较第52-54页
   ·垫板加强相贯节点极限抗拉承载力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试验试件的有限元分析第56-74页
   ·引言第56-57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7-61页
     ·单元类型和网格精度第57-58页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第58页
     ·几何非线性第58-59页
     ·接触面的设置第59-60页
     ·材料属性的定义第60-61页
   ·有限元模型求解第61-63页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第61-63页
     ·收敛准则第63页
   ·各节点试件的ABAQUS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63-67页
     ·支管顶点荷载与节点相对凸凹变形曲线第63-65页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比较第65页
     ·节点主管管壁径向变形与有限元对比第65-67页
   ·各节点试件主、支管等效应力分布第67-71页
   ·各节点试件破坏模态的试验和有限元对比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垫板加强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第74-80页
   ·有限元模型第74页
   ·参数的选取第74页
   ·参数研究思路第74-75页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75-78页
     ·垫板长度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第75-76页
     ·垫板宽度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第76页
     ·垫板厚度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第76-77页
     ·应力云图和变形图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结论第80-84页
   ·结论第80-81页
   ·展望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作者简介第8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某高层住宅小区空气质量及流场分布的研究
下一篇:辽滨新城行政中心生态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