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皮科论文--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论文

枸杞醇提物及其成分叶黄素/玉米黄质在体内外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防治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第15-37页
 1. 中医学对AMD的认识第15-18页
   ·病名源流第15页
   ·病因病机第15-17页
   ·证候特征第17页
   ·中医治疗第17-18页
 2. 西医学对AMD的认识第18-27页
   ·临床特点及分类第18-19页
   ·病因第19-20页
   ·发病机制第20-22页
   ·治疗第22-27页
     ·激光治疗第23-24页
     ·放射治疗第24页
     ·手术治疗第24页
     ·药物治疗第24-2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26-27页
 3. 枸杞子的相关研究第27-31页
   ·化学成分第27-28页
   ·生物活性第28-31页
 参考文献第31-37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体内实验第37-67页
 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实验动物第37页
   ·试剂与药品第37-38页
   ·实验仪器第38页
 2 实验方法第38-39页
   ·实验动物第38-39页
   ·造模方法第39页
   ·药物制备及给药方法第39页
 3 观察方法及测试指标第39-42页
   ·一般状况观察第39页
   ·电镜观察第39-40页
   ·免疫组化观察第40页
   ·Real time-PCR观察第40-42页
   ·Western blot观察第42页
 4 统计分析方法第42页
 5 实验结果第42-55页
   ·一般状况观察结果第42-45页
     ·治疗前一般状况观察结果第42-43页
     ·治疗后一般状况观察结果第43-45页
   ·电镜观察结果第45-48页
     ·电镜下结果第45-46页
     ·RPE下沉积物电镜下结果第46-47页
     ·Bruch膜电镜下结果第47-48页
   ·免疫组化结果第48-50页
     ·Cat B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第48-49页
     ·Cys C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第49-50页
   ·Real time-PCR检测的Cat B、Cys C mRNA的表达结果第50-53页
     ·原始数据统计图第50-52页
     ·Real time-PCR检测的Cat B mRNA的表达结果第52页
     ·Real time-PCR检测的Cys C mRNA的表达结果第52-53页
   ·Western blot检测Cat B、Cys C的蛋白表达第53-55页
     ·Western blot检测Cat B、Cys C的蛋白表达结果第53页
     ·Western blot检测Cat B蛋白表达的图像分析结果第53-54页
     ·Western blot检测Cys C蛋白表达的图像分析结果第54-55页
     ·Western blot检测Cat B、Cys C蛋白的表达比值结果第55页
 6 讨论第55-64页
   ·动物模型的评价第55-58页
     ·模型动物的选择及造模方法第55-56页
     ·动物模型的评价第56页
     ·RPE下沉积物、Bruch膜的选择第56-57页
     ·Cat B、Cys C的选择第57页
     ·研究部位的选择第57-58页
   ·枸杞醇提物的选择及评价第58-59页
   ·枸杞醇提物对模型小鼠AMD防治作用的研究第59-64页
     ·各组小鼠外观和体重变化的评价第59-60页
     ·枸杞醇提物对RPE下沉积物、Bruch膜作用的评价第60-61页
     ·枸杞醇提物对Cat B作用的评价第61-62页
     ·枸杞醇提物对Cys C作用的评价第62-64页
 7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二-体外实验第67-80页
 1. 实验材料第67页
   ·实验用细胞第67页
   ·药物及试剂第67页
 2 实验方法第67-68页
   ·细胞培养第67页
   ·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第67-68页
   ·Western blot检测第68页
 3 实验结果第68-73页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第68-69页
   ·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测结果第69-71页
   ·Western blot检测MMP-2、TIMP-2蛋白表达的结果第71-73页
 4 讨论第73-77页
   ·造模方法及模型的评价第73页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选择第73-75页
   ·MMP-2、TIMP-2的选择第75页
   ·H202溶液对ARPE-19影响的评价第75-76页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MMP-2作用的评价第76-77页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TIMP-2作用的评价第77页
 5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全文总结第80-81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治疗进展第81-89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缩略词表第89-9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介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精枸橘颗粒对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及DNA完整性影响的临床机理研究
下一篇:不同灸温调脂通脉效应及TRPV1介导灸法“以温促通”效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