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传播媒介论文

微博问政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导论第8-11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0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第10-11页
二、微博问政第11-15页
 (一)微博问政的发展第11-13页
  1. 微博的产生与发展第11-12页
  2. 微博问政的产生与发展第12-13页
 (二)微博问政的特点第13-15页
三、微博问政的主体与客体第15-20页
 (一)问政主体:普通网民第15-16页
 (二)问政客体第16-20页
  1. 政府官员第16-17页
  2. 政府机构第17-20页
四、微博问政的内容第20-24页
 (一)官员腐败问题第20-22页
 (二)民生问题第22页
 (三)民众关心的重大事件第22-24页
五、微博问政的作用第24-29页
 (一)积极作用第24-26页
  1. 提供政治参与平台第24-25页
  2. 近民意促进官民关系第25页
  3. 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第25-26页
  4. 有效抑制腐败第26页
 (二)消极作用第26-29页
  1. 微博问政具有局限性第26-27页
  2. 网民表达意见情绪化第27页
  3. 网络安全性和约束力较小第27-28页
  4. 政府公信力和官民互信关系降低第28-29页
六、微博问政的完善措施及意义第29-33页
 (一)微博问政的完善措施第29-31页
  1. 理性表达第29-30页
  2. 制度保障第30页
  3. 法律支持第30-31页
  4. 有效服务性第31页
 (二)微博问政的意义第31-33页
结束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主党派实践民主监督职能问题研究
下一篇: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公民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