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的言说--丁玲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 | 第8-10页 |
·丁玲的女性意识及其作品形态 | 第10-14页 |
1. "娜拉"的出走与逃离 | 第14-24页 |
·女性形象:从反叛到皈依 | 第14-19页 |
·莎菲:早期作品中的"异类" | 第15-16页 |
·贞贞、陆萍:中期作品中的"疏离者" | 第16-18页 |
·杜晚香:晚期作品中的社会性别 | 第18-19页 |
·情节模式:出走或逃离 | 第19-24页 |
·从乡村到都市 | 第20-21页 |
·从都市到革命圣地 | 第21-24页 |
2. "看"与"被看" | 第24-31页 |
·早期作品中的内视角 | 第25-27页 |
·延安时期叙述视角的转变 | 第27-31页 |
·外视角:《我在霞村的时候》 | 第27-28页 |
·"看"与"被看":《夜》 | 第28-31页 |
3. 自我身份的想象性建构 | 第31-39页 |
·爱情中两性关系的乌托邦想象 | 第31-34页 |
·给予与拒绝:主体感的建立 | 第32-33页 |
·认同的危机:女性主体性的分裂 | 第33-34页 |
·姐妹情谊中的乌托邦想象 | 第34-35页 |
·民族国家的乌托邦想象 | 第35-39页 |
结语 "失语"的言说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