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对植物抗高温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高温对植物生产的危害 | 第9-10页 |
·植物耐热性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冠菌素的发现和调控作用 | 第12-14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冠菌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几种生理过程的影响 | 第15-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材料培养 | 第15页 |
·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统计分析 | 第1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叶片与根系形态 | 第16-18页 |
·膜稳定性 | 第18-19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9-20页 |
·激素系统 | 第2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0-22页 |
·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 第20-21页 |
·冠菌素减轻了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冠菌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几种生理过程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22-2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材料培养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旗叶膜稳定性 | 第23-24页 |
·旗叶光合系统 | 第24-25页 |
·旗叶激素系统 | 第25页 |
·籽粒产量 | 第25-2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冠菌素提高了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的膜稳定性与光合能力 | 第26-27页 |
·冠菌素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下小麦籽粒产量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冠菌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蛋白组的影响 | 第28-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30页 |
·材料培养 | 第28页 |
·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结果分析 | 第30-44页 |
·蛋白双向电泳结果 | 第30-35页 |
·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第35-44页 |
·差异蛋白结果分析 | 第4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冠菌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蛋白组的影响 | 第46-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材料培养 | 第46页 |
·测定方法 | 第46-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9页 |
·蛋白双向电泳结果 | 第48-54页 |
·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第54-68页 |
·差异蛋白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冠菌素诱导逆境胁迫下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71-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1-73页 |
·材料培养 | 第71页 |
·胁迫处理 | 第71页 |
·测定方法 | 第71-73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73-78页 |
·相关基因缺失对植物的影响 | 第73-74页 |
·相关基因过表达对植物的影响 | 第74-77页 |
·冠菌素调控cp31BHv基因的体外检测 | 第77-7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附录 | 第82-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