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钢琴论文

分析与重建:钢琴表演的身体观

论文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身体”观念的历史与钢琴演奏相关研究综述第11-23页
 第一节 “身体”观念的历史线索第11-15页
 第二节 钢琴演奏理论的前人研究综述第15-23页
  一、主流钢琴演奏法的历史轨迹第15-20页
   1、17、18世纪:羽管键琴弹奏法第15页
   2、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从羽管键琴弹奏法中孕育而来的“手指学派”第15-16页
   3、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重量演奏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第16-18页
   4、20世纪:脑神经学、心理学在钢琴演奏理论中的介入第18-20页
  二、与“身体”理论相关的钢琴演奏理论第20-23页
第二章 对历史上主流钢琴演奏法之身体观的分析与评介第23-37页
 第一节 手指学派身体观第23-25页
 第二节 重量演奏学派(解剖-生理学派)身体观第25-29页
  一、正视作为生理-肉体结构的身体第25-26页
  二、机械论原则的升级第26-29页
   1、对生命科学的借鉴只是表面第26页
   2、机械论原则升级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第26-29页
 第三节 心理学介入之后分叉的身体观第29-35页
  一、交叉点:“脑”的主体性地位第29-30页
   1、以“脑”为媒介抵达精神领域第29-30页
   2、脑(精神)对“身体”的统辖第30页
  二、身体观的分叉第30-35页
   1、身体是精神性主体操纵之下的隐性工具第30-31页
   2、身体是精神性主体统辖之下的能动工具第31-35页
 本章小结:三百年钢琴艺术史中占主导的“身体工具论”第35-37页
第三章 钢琴演奏中新型身体使用模式的理论探寻第37-59页
 第一节 器乐演奏中的“身体”:最需要受到关注的“身体”第37-41页
 第二节 “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模式的提出第41-45页
  一、新的立足点及身体观第41-43页
  二、“审美化的身体运用”的主旨和基本内容第43-45页
 第三节 “审美化的身体运用”模式的实践意义第45-59页
  一、有利于演奏者习得和完善演奏技巧第45-49页
   1、动觉感受有助于获得和储存技巧第46-48页
   2、动觉监督有助于修正错误第48-49页
  二、有利于演奏者对乐感的领会第49-51页
   1、乐感的内在身体体验第49-50页
   2、乐感的外在音乐表现第50-51页
  三、有助于主体之间关于音乐意义的交流第51-55页
   1、“身体”因素在音乐表演活动中的重要性第51-52页
   2、审美化的身体运用对音乐交流的促进作用第52-55页
  四、有利于增强演奏者的幸福感第55-59页
第四章 关于方法论的思考第59-79页
 第一节 前人关于增强身体意识(神经学意义上)的钢琴演奏方法论第59-67页
  一、增强本体感觉的笼统方法第59-61页
   1、慢速弹奏、夸张动作第59-60页
   2、有技巧地利用注意力第60-61页
  二、增强触键感、姿势感、距离感等本体感觉的具体方法第61-67页
   1、触键感第61-62页
   2、手指姿势感第62页
   3、有关身体意志的抑制效能第62-67页
 第二节 笔者关于强化钢琴演奏者身体幸福感的方法论思考第67-79页
  一、身体机能(演奏能力)是否与幸福感成正比第67-68页
  二、关于身体审美注意第68-69页
  三、影响身体幸福感的若干因素及强化方法第69-79页
   1、对本体感受各个维度的审美注意第69-71页
   2、与困难感的游戏第71-73页
   3、以聆听配合弹奏对于幸福感的强化效应第73-75页
   4、良好的“交流”对于演奏者身体幸福感的增进第75-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后记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格拉纳多斯《戈雅之画》之《爱与死:叙事曲》《尾声:幽灵小夜曲》探究
下一篇:小提琴肩垫研究及其对演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