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1 前言 | 第14-29页 | 
| ·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 ·干旱胁迫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14页 | 
| ·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干旱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15-17页 | 
|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干旱胁迫下的信号传导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硅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与方法概况 | 第22-24页 | 
| ·植物非生物胁迫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 ·甘蔗抗旱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及意义 | 第26-28页 |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2 PEG胁迫下硅对甘蔗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9-4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 ·材料种植与处理 | 第29-30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0-31页 | 
| ·数据计算及处理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H_2O_2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APX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 ·PEG胁迫下Si对甘蔗叶片GR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3 硅对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44-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 ·材料处理与采样 | 第44-45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5页 | 
| ·数据计算及处理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 ·总叶绿素含量和最大量子效率(Fv/Fm)变化 | 第45-46页 | 
| ·PSⅡ实际量子效率(Φ_(PSII))变化过程 | 第46-47页 | 
| ·甘蔗植株Si含量变化 | 第47页 | 
| ·Si对PEG胁迫下甘蔗N、P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Si对PEG胁迫下甘蔗K、Ca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 ·Si对PEG胁迫下甘蔗Mg、S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Si对PEG胁迫下甘蔗Cu、Zn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Si对PEG胁迫下甘蔗Fe、Mn含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4 干旱胁迫下Si处理对甘蔗幼苗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第55-7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 ·材料处理与采样 | 第55页 | 
|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6页 | 
| ·相关溶液的配置 | 第56页 | 
| ·样品蛋白质的提取 | 第56-57页 | 
| ·蛋白的溶解及其含量测定 | 第57页 | 
| ·双向凝胶电泳 | 第57-58页 | 
| ·染色 | 第58页 | 
| ·图像扫描及分析 | 第58页 | 
| ·差异蛋白点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8-5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 ·干旱处理64h甘蔗叶片总蛋白质的SDS-PAGE图谱 | 第59-60页 | 
| ·Si对干旱胁迫下甘蔗幼苗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第60页 | 
| ·差异表达蛋白MALDI-TOF-TOF/MS鉴定 | 第60-67页 | 
| ·讨论 | 第67-72页 | 
| ·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蛋白 | 第68-69页 | 
| ·与氧自由基清除相关的蛋白 | 第69-70页 | 
| ·与蛋白加工相关的蛋白 | 第70-71页 | 
| ·与抗逆相关的蛋白 | 第71页 | 
| ·与细胞生长、分裂相关的蛋白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5 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73-9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3-77页 | 
| ·试验材料 | 第73页 | 
| ·主要试剂 | 第73页 | 
| ·主要仪器 | 第73-74页 | 
| ·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 第74页 | 
| ·基因cDNA全长获得 | 第74-76页 | 
| ·序列分析 | 第76页 | 
| ·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第76-7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7-92页 | 
| ·甘蔗叶片总RNA及cDNA质量 | 第77-78页 | 
| ·甘蔗抗旱相关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78-89页 | 
| ·甘蔗抗旱相关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第89-92页 | 
| ·讨论 | 第92-98页 | 
| ·SoNDPK1基因在甘蔗干旱胁迫和Si处理中的作用 | 第92-94页 | 
| ·SosHSP基因在甘蔗干旱胁迫和Si处理中的作用 | 第94-95页 | 
| ·SoCYT基因在甘蔗干旱胁迫和Si处理中的作用 | 第95-97页 | 
| ·SoDIP基因在甘蔗干旱胁迫和Si处理中的作用 | 第97-98页 | 
| ·小结 | 第98-99页 | 
| 6 结论 | 第99-101页 | 
| ·全文总结 | 第99-100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00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9页 | 
| 附录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