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多金属氧酸盐发展概述 | 第14页 |
·六种经典的多金属氧酸盐结构 | 第14-15页 |
·饱和Keggin结构磷钼酸盐的研究 | 第15-24页 |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25-28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26页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26-27页 |
·元素分析 | 第27页 |
·电化学分析 | 第27页 |
·X射线分析 | 第27页 |
·荧光分析 | 第27页 |
·碳糊电极的制备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刚性配体和Keggin结构磷钼酸盐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2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8页 |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28-30页 |
·化合物2的合成 | 第30-38页 |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8-40页 |
·IR分析 | 第38-39页 |
·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XRD分析 | 第40页 |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40-46页 |
·单晶结构测试 | 第40-41页 |
·晶体结构描述 | 第41-46页 |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46-48页 |
·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性质 | 第46-47页 |
·化合物1和2的电催化性质 | 第47-48页 |
·化合物1的荧光性质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基于柔性配体和Keggin结构磷钼酸盐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49-6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5页 |
·化合物3的合成 | 第49-50页 |
·化合物4的合成 | 第50-52页 |
·化合物5的合成 | 第52-53页 |
·化合物6的合成 | 第53-55页 |
·化合物7的合成 | 第55页 |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55-57页 |
·IR分析 | 第55-56页 |
·热重分析 | 第56-57页 |
·XRD分析 | 第57页 |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57-66页 |
·单晶结构测试 | 第57-59页 |
·晶体结构描述 | 第59-66页 |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66-68页 |
·化合物3-7的电化学性质 | 第66-67页 |
·化合物3-7的电催化性质 | 第67-68页 |
·化合物3-7的荧光性质 | 第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铜和吡嗪修饰的{PMo_(12)}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第69-90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7页 |
·化合物8的合成 | 第69-70页 |
·化合物9的合成 | 第70-72页 |
·化合物10的合成 | 第72-77页 |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77-80页 |
·IR分析 | 第77页 |
·热重分析 | 第77-78页 |
·XRD分析 | 第78-79页 |
·XPS分析 | 第79-80页 |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80-86页 |
·单晶结构测定 | 第80-81页 |
·晶体结构描述 | 第81-86页 |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86-88页 |
·化合物8-10的电化学性质 | 第86-87页 |
·化合物8-10的电催化性质 | 第87-88页 |
·化合物8-10的荧光性质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