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网络失范言论的概念及分类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网络失范言论的概念 | 第10-14页 |
第二节 网络失范言论的分类 | 第14-17页 |
一、 情色型 | 第14-15页 |
二、 情绪型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17-35页 |
第一节 刑法规制必要性 | 第18-28页 |
一、 法益侵害性 | 第18-22页 |
二、 刑罚可罚性 | 第22-25页 |
三、 行为越轨性 | 第25-26页 |
四、 自由限制性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刑法规制可能性 | 第28-35页 |
一、 社会变革原因 | 第29-30页 |
二、 网络特性原因 | 第30-32页 |
三、 政府管理原因 | 第32-33页 |
四、 受众心理原因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完善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现状及规制原则分析 | 第35-39页 |
一、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现状 | 第35-37页 |
二、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利益权衡原则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网络失范言论刑法规制的完善 | 第39-51页 |
一、 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民族仇恨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和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完善 | 第39-41页 |
二、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完善 | 第41-42页 |
三、 侮辱罪与诽谤罪完善 | 第42-46页 |
四、 淫秽色情物品传播罪完善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