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10-11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密封辅助元件磨损分析 | 第13-28页 |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工作环境与主要技术参数 | 第13-16页 |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工作原理及泄漏途径 | 第16-20页 |
·传输密封关键辅助密封元件的磨损分析 | 第20-27页 |
·V 型密封圈和 O 型密封圈的工作环境 | 第20-21页 |
·V 型密封圈和 O 型密封圈磨损的主要类型和原因 | 第21-25页 |
·V 型密封圈的的材料选择 | 第25-26页 |
·O 型密封圈的的材料选择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端面泄漏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28-38页 |
·传输密封的端面泄漏量 | 第28-34页 |
·密封间隙两端压力差引起的泄漏量 | 第28-31页 |
·离心力引起的泄漏量 | 第31-33页 |
·传输密封总泄漏量 | 第33-34页 |
·传输密封的端面泄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传输密封端面泄漏模型的工况参数 | 第34页 |
·液压油压力对端面泄漏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动环转速对端面泄漏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液压油粘度对端面泄漏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传输密封密封环的热力学计算 | 第38-51页 |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与问题假设 | 第38-42页 |
·传输密封密封副的三维模型 | 第38-39页 |
·问题假设 | 第39-42页 |
·温度场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2-43页 |
·热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3-46页 |
·机械密封副的热量平衡 | 第43-44页 |
·摩擦热的计算 | 第44页 |
·搅拌热的计算 | 第44-45页 |
·对流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45页 |
·动静环热分配系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有限元热分析方法 | 第46-50页 |
·ANSYS 软件的热分析介绍 | 第46-47页 |
·ANSYS 稳态热分析 | 第47-49页 |
·ANSYS 热变形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传输密封动静环的温度场和热变形分析 | 第51-66页 |
·密封环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密封环温度场分析 | 第53-59页 |
·密封环热变形分析 | 第59-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