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政治哲学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二程的生平和著述 | 第14-19页 |
·程颢生平 | 第14-16页 |
·程颐生平 | 第16-18页 |
·二程的著述 | 第18-19页 |
·二程政治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19-27页 |
·门阀士族的衰落与国家意识的凸显 | 第19-21页 |
·佛、道的挑战与儒学复兴 | 第21-27页 |
·政治哲学与二程的政治哲学 | 第27-33页 |
·政治哲学与传统政治哲学 | 第27-29页 |
·二程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 | 第29-33页 |
第2章 本体与伦理——二程政治哲学的超越根据 | 第33-56页 |
·“天理”作为本体的确立 | 第33-43页 |
·“天理”论的政治诉求 | 第33-36页 |
·天理论的超越本性 | 第36-41页 |
·“天理”论的实践品格 | 第41-43页 |
·理想政治的道德承诺 | 第43-56页 |
·理想政治的道德建构 | 第44-48页 |
·政治的伦理之维 | 第48-52页 |
·伦理政治的现实难题 | 第52-56页 |
第3章 道统与王道——二程政治哲学的思想谱系 | 第56-82页 |
·道统的重建——二程道统论的政治自觉与限度 | 第56-69页 |
·道统话语权的形成 | 第56-60页 |
·从文化卫道到政治卫道 | 第60-66页 |
·中道:在道统与政统之间 | 第66-69页 |
·王道的张力——二程王道政治及其人文特质 | 第69-82页 |
·王道——政治的人文转向 | 第70-74页 |
·王道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紧张 | 第74-78页 |
·政治的退隐与境界的追寻 | 第78-82页 |
第4章 义利与礼法——二程政治哲学的现实视域 | 第82-119页 |
·义利之辨及其政治分野 | 第82-94页 |
·义与利:文本的考察与诠释 | 第82-86页 |
·义利之辨:思想议题的政治自觉 | 第86-90页 |
·义利分界与党派之争 | 第90-94页 |
·礼与法:二程整顿政治秩序的双重路径 | 第94-106页 |
·作为教化的礼治 | 第94-99页 |
·法治与刑罚的必要存在 | 第99-103页 |
·礼法融通及其变异 | 第103-106页 |
·二程关于政治改革的构想与实践 | 第106-119页 |
·改革的必要性——对现实政治危机的认识 | 第107-108页 |
·改革的哲学基础与根本原则 | 第108-112页 |
·改革的具体举措 | 第112-114页 |
·二程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 | 第114-119页 |
第5章 附录:三十年来二程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第119-134页 |
·研究概况 | 第119-121页 |
·观点述要 | 第121-134页 |
·二程的天理论 | 第121-122页 |
·二程的心性论 | 第122-123页 |
·二程的伦理观 | 第123-124页 |
·二程思想的异同 | 第124-126页 |
·二程的政治哲学 | 第126-128页 |
·二程的佛道论 | 第128-129页 |
·二程的洛学与其它学派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二程思想研究拾零 | 第130-132页 |
·学术功绩与评价 | 第132-134页 |
结语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