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国家机构论文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山东保甲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导论第13-20页
   ·课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解放前有关保甲的著作第14-15页
     ·解放后有关保甲的著作第15-16页
     ·相关的论文第16-18页
   ·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第18-19页
     ·写作思路第18页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研究方法与难点第19-20页
第2章 保甲制度的历史沿革第20-31页
   ·保甲制度的产生、历史沿革及社会功能第20-24页
     ·保甲制度的产生及历史沿革第20-23页
     ·保甲制度产生的原因、社会功能及探讨第23-24页
   ·民国时期地方的基层政治制度及保甲制度的兴废第24-31页
     ·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基层政治制度及保甲的短暂复燃第24-25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基层政治制度、保甲的重新推行及原因探讨第25-29页
     ·日伪政权统治区域保甲的推行第29-31页
第3章 民国时期山东的保甲建设(1930——1945 年)第31-58页
   ·韩复榘统治时期山东的保甲建设(1930——1937)第32-50页
     ·韩复榘统治时期保甲实施的概况第32-35页
     ·民团军和联庄会第35-50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保甲建设第50-58页
第4章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保甲建设(1945——1949)第58-115页
   ·国民政府的户籍清查与保甲编组第58-91页
     ·抗战后保甲的重新编组第58-60页
     ·清查户口与编组保甲事宜第60-80页
     ·区、乡镇及保甲公所编制——以济南、青岛市及牟平县等个案研究第80-91页
   ·保甲人员第91-109页
     ·保甲人员的任命与辞退第91-95页
     ·保甲人员的经济状况与抚恤、奖惩第95-98页
     ·保甲人员的调训、组训与职责第98-109页
   ·国民政府对于“两面政权”的应对第109-115页
     ·国民政府对于“两面政权”的应对措施第110-113页
     ·措施之“效果”第113-115页
第5章 日伪时期保甲的推行第115-150页
   ·日伪山东省公署的建立与保甲的重新推行第115-118页
   ·“治安强化运动”与保甲第118-132页
     ·“治安强化运动”实施概况第118-119页
     ·“治运”与保甲的推行、强化及保甲自卫团第119-125页
     ·山东地区保甲编组概况第125-129页
     ·保甲编组后的社会状况第129-132页
   ·日伪保甲实施概况第132-148页
     ·日伪实行保甲的宣传第132-133页
     ·保甲的责任系统第133-135页
     ·保甲长及联保主任之责第135-137页
     ·保甲经费及征收、使用第137-138页
     ·保甲赏罚事宜第138-140页
     ·保甲实施的因地制宜第140-141页
     ·“治安”奠定后之保甲工作第141-142页
     ·保甲人员及其训练计划第142-147页
     ·保甲模范县第147-148页
   ·日伪对“两面政权”的应对第148-150页
第6章 中国共产党与保甲第150-187页
   ·“两面政权”第150-158页
     ·中国共产党对于“两面政权”的政策与实践第150-156页
     ·中共对“两面政权”的失误以及反思第156-157页
     ·成功利用“两面政权”后的局面第157-158页
   ·中共的保甲训练班第158-183页
     ·解放战争爆发前的保甲训练班第159-162页
     ·解放战争期间的保甲训练班第162-166页
     ·解放战争末期的保甲训练班第166-172页
     ·中共对于保甲的彻底推翻——解放区的基层政权建设第172-183页
   ·建国前中共对保甲人员的政策、措施第183-187页
第7章 农民与保甲第187-208页
   ·农民的经济状况与统治者的赋税、摊派第187-200页
     ·山东农民的经济生活情况第187-191页
     ·统治者的赋税财政收入及摊派第191-200页
   ·保甲经费及保甲人员的掠夺第200-203页
   ·中共政权与其他政权的赋税对比及支持民众对保甲长的斗争第203-208页
结语第208-212页
参考文献第212-220页
致谢第220-22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
下一篇:二程政治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