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 第18-19页 |
·化学需氧量 | 第19页 |
·二氧化硫 | 第19页 |
第二章 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及效果 | 第19-35页 |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概述 | 第19-21页 |
·我国主要污染物总量相关政策概述 | 第19-20页 |
·广东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相关政策 | 第20-21页 |
·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举措 | 第21-24页 |
·成立总量减排工作机构,分解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第21页 |
·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制度 | 第21-22页 |
·实施结构减排,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 | 第22页 |
·推进工程减排,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 第22页 |
·强化监管减排,发挥减排项目效益 | 第22-23页 |
·完善三大体系,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 第23页 |
·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总量前置审核制度 | 第23页 |
·建立和完善在线监控系统管理 | 第23-24页 |
·强化措施推进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 第24页 |
·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 | 第24-35页 |
·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效果 | 第24-26页 |
·化学需氧量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 第25页 |
·二氧化硫总量目标完成情况 | 第25-26页 |
·江门市污染减排效率和产出结构对比分析 | 第26-30页 |
·污染减排效率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产业结构情况对比分析 | 第28页 |
·主要产业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江门市环境质量变化对比分析 | 第30-33页 |
·水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 第30-31页 |
·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 第31-33页 |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情况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 第35-36页 |
·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 | 第36-37页 |
·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异常 | 第37页 |
·结构减排进展缓慢 | 第37页 |
·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滞后 | 第37-38页 |
·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系统效率低 | 第38页 |
·污染减排考核易流于数字和表面 | 第38页 |
·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完善 | 第38-41页 |
·减排监管体制尚待健全 | 第41页 |
·减排财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不成熟 | 第41-42页 |
·减排综合管理机制不到位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加强江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实施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建立和健全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 第44-46页 |
·健全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 第44页 |
·完善环保准入制度和审批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产业清洁生产机制政策 | 第45-46页 |
·完善衰退产业退出机制 | 第46页 |
·建立和健全减排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 | 第46-47页 |
·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 第46-47页 |
·加强环保设施工程监管机制 | 第47页 |
·建立和健全财政奖励制度 | 第47-48页 |
·建立和健全减排考核体系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