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保护研究--以芒团傣族手工造纸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30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相关研究及述评 | 第12-28页 |
1、傣族手工造纸的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2、临沧傣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 第17-20页 |
3、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 第20-26页 |
4、符号与文化消费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三、调查点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调查点概况 | 第28-29页 |
2、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手工造纸历史源流与工艺流程 | 第30-34页 |
一、手工造纸的历史源流 | 第30-32页 |
二、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手工造纸的传承保护及其变迁 | 第34-46页 |
一、从式微到兴盛:手工造纸的传承过程 | 第34-36页 |
二、从神圣到世俗:手工造纸的功能变化 | 第36-40页 |
三、规模化:手工造纸的蓬勃发展 | 第40-46页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保护的社会条件与路径 | 第46-56页 |
一、政府对手工造纸工艺的支持与保护工作 | 第46-51页 |
二、对手工造纸进行市场化保护的思考 | 第51-56页 |
1、符号/文化消费对手工造纸发展的推动作用及思考 | 第51-54页 |
2、开展市场化保护的路径思考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一、论文总结 | 第56-57页 |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