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煤质变化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10-12页 |
|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方法 | 第12页 |
| ·烟煤锅炉与烟煤锅炉 NOx 排放量的比较 | 第12页 |
| ·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第2章 无烟煤电厂锅炉改烧烟煤的可行性分析研究 | 第14-23页 |
| ·一次风调整 | 第14-15页 |
| ·制粉系统改造 | 第15页 |
| ·湛江电厂锅炉热力校核计算 | 第15-19页 |
| ·电厂设计煤种和拟改烧煤种煤质特性比较 | 第19-21页 |
| ·设计煤与校核煤种煤质分析 | 第19-20页 |
| ·炉膛出口位置的选择 | 第20页 |
| ·各受热面计算顺序 | 第20页 |
| ·在计算中所采用的假设条件 | 第20-21页 |
| ·计算误差的确定 | 第21页 |
| ·江电厂热力校核计算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 ·炉膛容积热负荷比较 | 第21-22页 |
| ·蒸汽温度的比较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改造方案研究 | 第23-30页 |
| ·湛江电厂两种改造方案的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 ·改造为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 第24-25页 |
| ·改造为炉烟干燥钢球磨中间仓储式热风+乏气送粉系统 | 第25-28页 |
| ·改造内容 | 第25-26页 |
| ·抽烟气量初步核算 | 第26-27页 |
| ·该改造方案的优缺点 | 第27-28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28页 |
| ·直接改造为直吹式中速磨系统的费用及工期 | 第28页 |
| ·改造为炉烟干燥钢球磨中间仓储式热风+乏气送粉系统的费用及工期 | 第28页 |
| ·改造后的效益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4章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不同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和经济技术分析 | 第30-34页 |
| ·煤质水分变化对磨煤机的影响 | 第30页 |
| ·煤粉细度与煤质变化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煤质变化对燃烧器的影响 | 第31页 |
| ·污染物 SOX排放 | 第31页 |
| ·经济性分析 | 第31-33页 |
| ·煤炭差价 | 第31-32页 |
| ·锅炉效率 | 第32页 |
| ·NO_x减排效益 | 第32页 |
| ·改造投资费用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5章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煤种实验室分析 | 第34-48页 |
| ·湛江电厂锅炉设备概况 | 第34-35页 |
| ·拟烧煤种的煤质特性分析 | 第35页 |
|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35-37页 |
| ·热重实验 | 第35-36页 |
| ·沉降炉燃烧实验 | 第36-37页 |
| ·结果分析 | 第37-46页 |
| ·热重实验结果 | 第37页 |
| ·煤粉的表面特性分析 | 第37-38页 |
| ·着火特性的分析 | 第38-40页 |
| ·稳燃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 ·燃尽特性分析及指数判别 | 第41-45页 |
| ·灰成分分析和灰熔点分析 | 第45-46页 |
| ·结渣特性分析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6章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湛江电厂燃烧数值模拟试验 | 第48-72页 |
| ·300MW 四角切圆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技术方案 | 第48-50页 |
| ·网格划分、计算模型和计算工况 | 第50-52页 |
| ·计算网格划分和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 ·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 ·计算工况 | 第52页 |
| ·基准工况模拟结果 | 第52-56页 |
| ·速度场 | 第52-53页 |
| ·温度场 | 第53-55页 |
| ·烟气成分分布 | 第55-56页 |
| ·燃烧效率和 NO_x排放特性 | 第56页 |
| ·变工况数值模拟 | 第56-70页 |
| ·变氧量模拟结果 | 第56-59页 |
| ·变燃尽风量模拟结果 | 第59-61页 |
| ·变周界风量模拟结果 | 第61-63页 |
| ·燃烧器出力不均模拟结果 | 第63-66页 |
| ·变磨煤机组合模拟结果 | 第66-68页 |
| ·变负荷模拟结果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7章 锅炉改造后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能评估 | 第72-79页 |
| ·一次风速变化对锅炉的影响 | 第72页 |
| ·氧量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72-73页 |
| ·二次风配风方式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73-74页 |
| ·周界风开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74页 |
| ·燃尽风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第74-75页 |
| ·240MW 变氧量试验 | 第75-76页 |
| ·200MW 变氧量试验 | 第76-77页 |
| ·煤粉细度调整试验 | 第77-78页 |
| ·锅炉改造后的经济性能分析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工作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