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论文--小说论文

巴赫金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理论比较--以拉伯雷的《巨人传》为中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1页
1 拉伯雷《巨人传》的小说史意义第11-21页
   ·巨人的诞生:《巨人传》的艺术创作第11-13页
     ·《巨人传》小说的概况第11页
     ·拉伯雷的经历及《巨人传》的创作背景第11-13页
   ·怪诞的美学:《巨人传》的艺术风格第13-16页
     ·形象的怪诞第13-15页
     ·行为的怪诞第15-16页
   ·狂欢的节庆:《巨人传》的喜剧价值第16-18页
     ·《巨人传》的特殊喜剧价值第16-17页
     ·《巨人传》中展现出的狂欢化因素第17-18页
   ·文本的狂欢:狂欢小说的开创与影响第18-21页
     ·《巨人传》开启的狂欢小说第18-19页
     ·《巨人传》影响的后世文学第19-21页
2 拉伯雷影响下的巴赫金第21-26页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第21-23页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狂欢化第21-22页
     ·狂欢化文学的基本特征第22-23页
   ·拉伯雷对巴赫金的启发与影响第23-26页
     ·“民间诙谐文化”第23-25页
     ·“怪诞现实主义”第25-26页
3 拉伯雷影响下的昆德拉第26-32页
   ·昆德拉的幽默理论第26-28页
     ·昆德拉式的“幽默”第26-27页
     ·昆德拉对狂欢精神的反思第27-28页
   ·拉伯雷对昆德拉的启发与影响第28-32页
     ·幽默的狂欢——《巨人传》开启的小说艺术第28-29页
     ·幽默的复苏——回归《巨人传》的喜剧幽默第29-30页
     ·狂欢式的笑——昆德拉“幽默”的当代变异第30-32页
4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昆德拉“幽默”理论的比较第32-44页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昆德拉“幽默”理论的相似内涵第32-37页
     ·巴赫金和昆德拉相似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第32-35页
     ·从《巨人传》中分析出的相似内涵——笑、杂糅、怪诞形象第35-37页
   ·昆德拉小说的幽默特质与巴赫金狂欢化小说理论的差异第37-39页
   ·巴赫金和昆德拉狂欢精神的本质第39-44页
     ·巴赫金“天真的信仰”的狂欢精神第39-40页
     ·昆德拉“既质疑又向往”的狂欢精神第40-42页
     ·自由精神的狂欢化追寻第42-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源经世致用文论思想辨析
下一篇:高尔基文学典型论及其当代意义光潜悲剧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