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遴选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归纳分析法 | 第17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政协委员及其遴选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政协委员的界定 | 第19-20页 |
·政协委员遴选机制的界定 | 第20页 |
·完善政协委员遴选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古典政治学与多党合作理论 | 第20-22页 |
·协商民主理论 | 第22-24页 |
·人民民主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政协委员遴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3页 |
·政协委员遴选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政协委员准入条件不够严谨 | 第26-27页 |
·政协委员遴选程序不够公开 | 第27-28页 |
·政协参与遴选过程不够及时 | 第28-29页 |
·政协委员遴选方式不够健全 | 第29页 |
·政协委员遴选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3页 |
·欠缺规范的组织推荐与群众参与机制 | 第29-30页 |
·欠缺必要的监督约束与竞争引入机制 | 第30-31页 |
·欠缺完善的遴选考察与公开公示机制 | 第31-32页 |
·欠缺规范的后备培养与新老交替机制 | 第32-33页 |
第4章 完善政协委员遴选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3-38页 |
·进一步完善组织推荐与群众参与机制 | 第33-34页 |
·进一步完善监督约束与竞争引入机制 | 第34-35页 |
·进一步完善遴选考察与公开公示机制 | 第35-36页 |
·进一步完善后备培养与新老交替机制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