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研究创新 | 第19-20页 |
·研究不足 | 第20页 |
第二章 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 | 第20-21页 |
·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 | 第21-22页 |
·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市场和政府作用 | 第23-24页 |
·公平和效率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5-48页 |
·上海市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发展现状 | 第26-41页 |
·上海市商品住房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上海市保障住房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上海市商品住房与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现状 | 第34-40页 |
·上海与全国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度的比较 | 第40-41页 |
·上海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 第41-48页 |
·保障住房未得到根本的重视 | 第41-44页 |
·商品住房市场失灵加大保障住房压力 | 第44-45页 |
·住房租售结构不合理 | 第45-47页 |
·缺乏住房建设规划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国外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的协调发展经验 | 第48-58页 |
·发达国家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发展的一般历程 | 第49页 |
·美国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经验 | 第49-52页 |
·抑制商品住房投机 | 第50页 |
·重视住房保障的公平 | 第50-52页 |
·日本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经验 | 第52-54页 |
·政府重视住房保障的建设 | 第53页 |
·积极应对房价上涨 | 第53-54页 |
·韩国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经验 | 第54-57页 |
·政府打击投机严控房价 | 第55页 |
·积极发展租赁市场 | 第55-56页 |
·政府重视住房保障发展 | 第56-57页 |
·国外经验对上海的借鉴意义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上海市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框架设计 | 第58-79页 |
·以商品住房为主保障住房为辅的住房体系 | 第58-65页 |
·“隔绝封闭”模式 | 第59-60页 |
·“衔接连通”模式 | 第60-61页 |
·“市场主导”模式 | 第61-63页 |
·“保障主导”模式 | 第63-65页 |
·保障住房的比例 | 第65-75页 |
·收入五分位法 | 第65-66页 |
·国际比较法 | 第66-68页 |
·上海市城镇居民可支付水平 | 第68-72页 |
·地方财政收入的可负担性 | 第72-75页 |
·租售模式并举 | 第75-77页 |
·流动人口需要租赁型住房 | 第75-76页 |
·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需要 | 第76-77页 |
·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的动态平衡 | 第77-78页 |
·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的空间平衡 | 第78-79页 |
第六章 上海市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79-87页 |
·保障住房建设纳入政绩考核 | 第79-81页 |
·加强住房困难户调查 | 第81页 |
·加大租赁住房供应 | 第81-84页 |
·鼓励建设租赁型住房 | 第82页 |
·放慢旧区改造步伐 | 第82-84页 |
·完善租赁住房管理机制 | 第84页 |
·完善法律法规 | 第84-86页 |
·加快住宅法的颁布 | 第85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85-86页 |
·推进农民住房市场化改革 | 第86-87页 |
总论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后记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