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一、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8-10页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一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源起的理论及现实诉求第13-20页
 一、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源起的理论诉求第13-17页
  (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俄国能否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预想第13-16页
  (二) 俄国能否及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直通社会主义第16-17页
 二、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源起的现实诉求第17-20页
  (一) 文化滞后导致民众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低第18页
  (二) 文化滞后导致国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阻第18页
  (三) 文化滞后导致特权思想盛行滋生腐败第18-19页
  (四) 文化滞后严重制约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19-20页
第二章 列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原则第20-35页
 一、列宁关于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20-23页
  (一) 文化建设是巩固新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20-21页
  (二) 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条件第21-22页
  (三) 文化建设是推动农业合作化的重要途径第22-23页
  (四) 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第23页
 二、列宁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措施第23-30页
  (一) 加大扫盲力度,增加农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第23-24页
  (二)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第24-25页
  (三) 加强城乡间文化联盟,以城促乡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第25-26页
  (四)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文化,充分利用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第26-28页
  (五) 在教育中坚持坚持以共产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第28-29页
  (六) 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其服务能力第29-30页
 三、列宁文化建设的原则第30-35页
  (一) 全局性原则第30-31页
  (二) 人民性原则第31-32页
  (三) 继承性原则第32-33页
  (四) 长期性原则第33-35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5-41页
 一、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第35-37页
  (一)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第35页
  (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35-36页
  (三)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36-37页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7-41页
  (一) 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第37页
  (二) 文化建设队伍薄弱,文化人才需求缺口极大第37-38页
  (三) 内外因素冲击,农村传统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第38-40页
  (四) 群众文化生活单调,不良文化盛行第40-41页
第四章 列宁文化思想对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第41-48页
 一、农村的全面发展需要协调好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第41-42页
 二、加强城乡文化联盟,以城促乡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第42-43页
 三、努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第43-44页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第44-46页
 五、大力清除农村不良文化,努力继承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
下一篇:非战争环境下军队干部能力素质问题研究--以广州军区某师为例